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唐芳    所属单位:乌苏市八十四户乡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2 )

 

在长期的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认识到,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先导。小学生的心理具有喜新好奇的特点,若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是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用激情的讲述或巧妙的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显得单调和雷同。

现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动静结合的画面,优美音乐下的配音,展示给学生,那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像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激发起学习的“兴奋点”以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亦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例如: 在教学二期课改实验教材《家》一课中,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制作了精美、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利用计算机将蓝天、大海、星星、鱼儿的图片扫进计算机,并进行图片处理,编制一个小程序,在程序中加上有关文字的说明, 再配上一段轻音乐和适当的解说。教学伊始,先用大屏幕放给学生,那美丽的画面,加上画龙点睛的解说,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欣赏着、赞叹着……意犹未尽之时,再学习课文内容,师生一同欣赏课文中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写如此美丽的情景的。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自然而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可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 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促使学生 在感情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二、多媒体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课文 我们知道在语文课堂使用课件教学的情况下,可以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大屏幕前,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从而更好理解。。《蝙蝠与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 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制作了动画,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 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 由于多媒体教学是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交换,其在丰富学生课余知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我在编制杜甫所作《绝句》一诗的教学课件时,除生字学习、诗句分析、朗读训练、课堂练习四部分外,还设计了诗词欣赏,将杜甫的部分名篇(四篇)作为课后阅读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再配上与诗意相对应的图片、音乐,使得整堂课学生学习气氛浓厚,教学效果好。这样设计的课件,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老师评语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