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阶段作业 作业周期 : 2021-11-12 2021-11-20

中小学教育管理班

作业要求:

  1. 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重构,请举例说明。

  2. 如何理解“重视知识情境,关注问题解决”,请举例说明。

两题选一题,字数500字以上,必须原创。

发布者:徐建芳

第二阶段作业

提交者:学员沈锋    所属单位: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21-11-20 20:04:15    浏览数( 1 ) 【举报】

(本次作业能保证原创)

以我自己的感觉,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的重构是必须的。

我的近几年的初一任教中,依据学生的学情,主要采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重构,从而促进自我教学生态的良好生长。

1、慢加速,先重补“养成”与“技能”两个内容,练基础为主。

初一教材的第一二两章内容都以知识介绍为主,老师如果采用PPT讲解为主,学生操练为辅,不去摸索一下他们的差异,很容易出现“听着会,就是不知不会具体的做”的尴尬局面。因为初一新生的基础参差是相当明显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方法也还相当模糊,对新老师的教学特点也感觉不明显,这时如果立马展开教学内容,进度是赶不到的,也很难深入拓展,只能是基础性或应试性的操练。所以我就先增加了几个十分基础而有趣的小内容,有“画立方体” “金山打字” “记事本记事”等。这些看似与与教材不着边际,而实际上是围绕了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的信息来源、特征、加工等内容。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理解教材内容。借此老师也对学生的学情有更加具体的把控,对课堂组织、个别辅导等都会在心中有层底。

 

2、使用“跟踪单”,灵活调整进度,相互适应并促进

现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已较普遍使用LearnSite电子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记录和评价。而我觉得一份纸质的过程记录也很有必要(后附“记录单”)。近五年中,我一直使用着“过程记录单”。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记录单的内容,在使用与管理上也进行取舍优化,使这一举措能真正促进教学,对教材内容重构也起到督促作用。

比如我在进行第三章数据处理教学时,发现数据处理过程中也包含很多基础的文字处理技巧。以往的教训告诉我,这个内容放在第三章,太靠前了。大部分学生都是很难在这个时候熟练操作的,所以我就以“信考”软件作辅助,增加两到三课节,进行文字处理的基础学习与记录评价。只做文字处理中最基本的练习,不要求每题满分。经过这些相关的交叉练习,并在记录单上得以记载、参考,为后续的数据、图表练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辅助记录了第四章的部分学习,在后续第四章学习时有参考意义。

 

3、再难也得进行小组合作,真正的小组是那几位有本领的组长为他们自己建立的,应当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

现在的学生确实越来越难以合作,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实在是没时间、没能力,而不是一点儿都不想,因为课堂学习的效率在不断加强,因为很多孩子也没法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回报,所以老师对小组的组织难度也不断加大。(如果让他们合作表演、策划、闲聊那可能是另一翻景象,那是可以随时组织的)

我在小组合作方面没刻意强求,没用太多心思去想去做去管,只有一两个易做又易见效的小小做法与大家分享。比如让尾号相同的坐在一起,基本也就可以4人一组可分出十多个小组了。然后在评价或展示时多多强调“如以小组形式,等地就多加一等”,甚至故意退回延缓一些先进的作业,让他们融入小组后再展示,不管是否真的立马带起了小组,也予以表扬夸赞,并在其个人成绩多加一等。这时学生的潜意识是“下次尽力合作”,也就是这种意识与行动的积累,会在后期看到坚持小组形式所带来的自然效用。一般也要不了多久,小组也就有形可依了,依根基而自然生长了的。

真正的小组不是老师建立的,是那几位有本领组长建立的。这样的举措,目的是缩小微分层,减轻课堂微重构,更多实现教学效率一致。

附件1个--“学生 信息 学习 过程 记录”表

附件

  • 附件--学生 信息 学习 过程 记录.jpg 下载 预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1-11-22 10:14:0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