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优秀教师案例 > 正文

【优秀教师案例6】郑州金桂中学

  发布者: 校级管理团队    所属单位:郑州金桂中学    发布时间:2022-06-30    浏览数( -) 【举报】

信息技术与《一棵小桃树》有机融合的语文教学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题:《一棵小桃树》

   长:1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关梦洒/郑州金桂中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3)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4)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2. 教材分析

《一棵小桃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属于自读课文。这一单元的文章选文体裁多样,无论散文还是诗歌,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均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带给我们许多启迪。

《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为状物散文,《紫藤萝瀑布》由赞美眼前的紫藤萝,到回想旧日的藤萝花,在比较中体现时代影响和社会变迁。《一棵小桃树》中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展示事物发展过程。两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对“物”的客观描摹和情致意趣的表达均不同。结合学生对《紫藤萝瀑布》的学习情况,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为两点:(1)继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一棵小桃树》有大量描写小桃树的语句,通过对具体字、词、句的品读、赏析,逐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2)引导学生学习比较的阅读方法。“比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阅读方法。比较的目的在于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通过比较小桃树这同一事物前后生长过程的不同,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同中取异来深刻了解小桃树的形象;通过比较“我”与小桃树的生长经历,异中求同,了解托物言志的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从而对对托物言志散文的进一步认识,学会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作。

3.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朗读和品析语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朗读品析上仍需指导。再加上学生已学习了几篇托物言志的文章,所以关于托物言志的理论知识已不需多加整述。但学生对于物和志的关系的认识仍需进一步加强。

4.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到 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都着重信息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以期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语文课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同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着力体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助力《一棵小桃树》的课程教学,目的为突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课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下沉学生学习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理解小桃树的形象,体悟作者寄寓的情思。

2.通过比较“我”与小桃树的经历,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自编藏头诗,引入新课。

老师自编藏头诗,让学生从诗中提取:课文篇目、姓名、梦想等信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同时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关心使人心中暖,
梦回教育归校园。
洒脱走进班级门,
师生携手桃花缘。

 

 

环节一:了解小桃树的“身世”

活动1:浏览全文,画出描写小桃树生长环境、形态、经历等方面的段落,为小桃树作画。

活动2:通过平板展示画作,抓关键句,品读关键词,“我从文                 句子,读出它是一棵            的小桃树”句式来表达。

学生预设:

    (1)我从文中“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读出它是一棵可怜的小桃树。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桃树的可怜:哆嗦。在什么时候会哆嗦呢?被风雨刺激或被风雨惊吓而不由自主地颤抖,处于弱势,在大自然当中弱小可怜,与纤纤不谋而合。慌乱,体现小桃树在风雨中枝条摇动地混乱,无秩序,不是随风摇摆,是风中凌乱。

 (2)我从文中“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读出它是一棵委屈的小桃树。

“瘦瘦的,黄黄的”,叠词;“立即”

(3)我从文中“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读出它是一棵经历风雨的小桃树。

一片一片,这零落的花瓣儿就像一个放大镜,放大了小桃树在风雨中的无奈,所以我才会深深闭了柴门,不忍去看。(可将一片,一片删除,比读看表达效果的差异;也可将逗号删去体会差异);天鹅本应是高贵气质的象征,但这里却是赤裸的,黑枯的,它失去了美丽的外衣,变得无所遮蔽,这很难不让人产生怜爱之心!

4)我从“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读出它是一棵倔强、努力生长,静静开花的小桃树。

总结:它是一棵生长在角落、无人理会、被我忘却、弱小可怜、没出息的小桃树,但也是努力生长,静静开花的小桃树!

活动3:配乐朗读,与小桃树情景对话,体悟作者寄寓的情思。

学生代表朗读文段,与小桃树情境对话,读出节奏情感;

【朗读指导】三个“竟”,一个“却”,一个“竟然”,都有出乎意料的意思,要读出来震撼、惊喜。读的时候这几个词语要重读。

男生、女生配合,跟随配乐再次朗读文段,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感变化;

【情感变化】爱怜、心疼——惊喜、震撼

 

 

 

 

 

 

 

 

 

 

学生集体朗读文段,感受小桃树带来的生命力量震撼。

 

 

 

 

 

 

【阅读方法】今天给大家带来比较阅读的方法,从小桃树前后生长的不同,同中取异,深刻理解小桃树的形象。

“它”到“你”,我想,咱们与小桃树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环节二:“我”的人生经历

活动:跳读文章第7、8自然段,结合平板推送的群文阅读单,梳理作者的人生经历。

 

环节三:“我”与小桃树

活动1:结合平板推送的微课视频,活动1:通过微课视频,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手法,体会用好托物言志要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

“我的小桃树”就是另外一个“我”。明着写树,暗着写“我”,所以有明暗两线,交织并行。借树写自己,托这棵树来写“我”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思考作者托小桃树的倔强生长,在言什么志呢?

核心主旨:作者托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表达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多元解读:

一份真情:奶奶的爱。奶奶是小桃树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也是“我”成长中至亲至信至爱的人。奶奶是小桃树的信使,是“我”梦想的引路人是小桃树的守护者,也是“我”梦想的支持者

一丝怀念:对故乡的怀念。小桃树默默地长在故乡的庭院里,单薄的花瓣从未飞出过家乡。奶奶在家默默地守护着小桃树,也死在了故乡。“我”出生在故乡,故乡让“我”孤独,可是“我”对故乡依旧充满怀念。“我”憎恨故乡,因为它的贫困和束缚,但是又不能割舍对它的依恋。无法读懂人世的大书的时候,伤痕累累心意迷惘的时候,作者逃回故乡,寻求慰藉,提醒自己故乡有根,故乡有棵小桃树,还有梦的精灵。

……

活动2:通过比较阅读,小组讨论,找出“我”与小桃树的相似点。


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我”的人生经历

相同点

生长环境

 角落

 长在小山村

都恶劣

成长经历

 两尺来高(瘦、黄、没人理)

 院墙高(猪拱,被遗忘)

 风雨摧残

 到城里上学,感到渺小、孤陋寡闻

 读不懂人世的大书,感到幼稚、天真

 

 

 

都充满磨难

 

面对挫折的态度

保留欲绽的花苞

对理想坚定追求,获得成功

梦想  指示灯

 

【比较阅读】异中求同,找相似点,才能用好托物言志。

环节四:你的“小桃树”

作业设计:我猜,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棵“小桃树”,它和你有相似点,并能寄托你的情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个事物对你印象深刻。它可能是一支笔,见证着你每次考试中的泪水与笑脸;它可能是一双鞋,代表着你那一次在赛道上挥汗如雨的坚持;它还可能是一个娃娃,藏着你一次次的长大……请尝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出它,200字左右。

附:

所需条件:多媒体设备、平板设备、学生画作展示投屏设备、伴奏音乐、教师自制的微课视频、教师自制PPT。

课前:(通过平板推送的)预习任务单、群文阅读单

课中:展示教师自制PPT、教师自制的微课视频

课后写作练习,通过平板提交反馈。

 


优秀教师案例

最新优秀教师案例

热评优秀教师案例

热门优秀教师案例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