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整校推进实施方案 > 正文

金水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方案

  发布者: 校级管理团队    所属单位: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金桂校区    发布时间:2022-03-22    浏览数( -) 【举报】

金水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方案

一、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金桂校区

所涉学段

小学

学校

负责人

姓名

侯清珺

职务

校长

职称

正高级教师

联系

电话


手机


邮箱


信息技术环境现状

平台建设(有/无,有就在前面¨“√”

þ 办公管理平台

þ 教学平台

¨ 教研平台

  þ 教学资源平台


þ 校园有线网络

þ 校园无线网络

学校教室的信息化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20  )个教室

混合学习环境:(  0  )个教室

智慧学习环境: (  0  )个教室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姓名

学历

职称/职务

任教学科

主要职责

侯清珺

本科

正高级教师/校长

语文

制定总体目标、统筹规划

马静

本科

副高级教师/副校长

语文

制定分项目标分项实施

李瑞芬

本科

一级教师/主任

数学

具体分项实施

朱晨辉

本科

一级教师/主任

信息技术

具体分项实施,技术支持

贾斐斐

本科

二级教师/教师

数学

具体分项实施,辅助















二、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教学信息化基本情况分析

(请结合本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描述当前本校教师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教育教学方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切实以“应用引领”为指导,以硬件有效支持为基础,提升技术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和效能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分析

1.学校已完成校园网改造,实现校园内网络全覆盖,能实现移动互联、班校相通。

2.从硬件环境来看,所有教室均已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无VR教室;有录播教室;

3.从软件平台来看,学校无教学平台;有教研平台;无办公平台。

4.从教师队伍来看,我校教师总体年龄偏小,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的教师较多,老师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接受度较高。

5.基于乐享教育办学理念,学校大多数老师认为应该改变现有教学方式,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新样态。

(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学情分析:

我校多数教师会用问卷星等电子表单进行学情调查,有效分析学生已有基础、学习需求和学习困难。结合学情分析,根据教学需求,从网络中获取各类教学资源,有效筛选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修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依据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我校全部教师都能应用WPS等常规办公软件来制作编辑ppt、教学设计,能够借助互联网收集所需教学资源。但是收集到的资源和优秀的教学设计,不能很好的在同学科教师中间及时分享,缺少一个系统的对教育集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查询、分享的平台。

学法指导:

我校部分教师能够利用实物展台、动画、课件、微课视频等资源记性学法指导。学校配备的班班通中,提供的学科工具,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学业评价:

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根据学科特点分层编制学业评价考核指标,开展针对学生学业认定的综合评价。我校教师会用钉钉家校本和问卷星等电子表单,布置家庭作业和进行阶段性测试,高效搜集整理测评数据来检测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评价量规对学业测评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解读,做到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思路。

存在问题:

1.与教材配适度高的教学资源开发匮乏。

2.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入融合能力较弱。

3.各个平台软件系统缺乏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每进入一个系统,都要进行身份验证,频繁输入帐号,密码,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愿景

发展愿景:全面打造传统文化和未来教育融合创新的品牌学校

 

总目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学校整体为单位推进,以能力认证课程学习为载体,以提高我校教师全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种能力为核心内容,按照校有规划、组有计划、师有清单的整体推进新模式,通过集中培训、混合式研修和校本应用考核,实现所有教师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能力点认证全覆盖,达到“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

年度目标

第一年

基础教育资源和环境信息化,搭建优化教、学、研和评统一平台,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理念及水平。

第二年

通过专家引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等手段,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与各大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对接,优化扩充教育资源,逐步打造我校多媒体教学的学习环境。

努力探究传统文化与现有课程之间的契合点,搜集整理传统文化相关资源,并对资源进行筛选、分析和提炼精华,为下一步融创课程的设计铺平道路。

第三年

将传统文化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国家和地方课程中,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融创课程体系。塑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未来教育教学活动的老师,培养能够利用信息化方式帮助自己学习的学生。打造传统文化和未来教育融合创新的品牌学校。

三、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计划

信息化

环境选择

þ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项目绩效目标

(根据上述发展愿景,结合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确定本校工程2.0项目实施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要围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制定,要具体、可操作、可达成、可检测。)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数量

负责人

产出目标

 

教师信息化与学科融合教案汇编

1

李瑞芬

教师能力点应用案例汇编

1

李瑞芬

教师信息化教学研课磨课记录汇编

1

李瑞芬

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总结汇编

1

朱晨辉

教师信息化应用课堂实录

10

朱晨辉

效益目标

 

学校信息化制度汇编

1

贾斐斐

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1

贾斐斐

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1

贾斐斐

各学科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汇编

1

贾斐斐

满意度目标

教师对提升工程2.0培训效果的认可度

1

马静

学生对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1

马静

家长对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1

马静

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一:学情分析(B1技术支持的测试与练习)

研修主题二:教学设计(B2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B3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管理)

研修主题三:学法指导(B4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B5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B6技术支持的测评、B7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B8师生信息道德培养)

研修主体四:学业评价(B9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B10测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B11数据可视化与数据分析)

研修内容

能力点选择:提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处理、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课的开发与制作、触摸一体机的教学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所属环境所属维度能力点  混合学习环境学情分析B1技术支持的测试与练习 教学设计B2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B3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管理  学法指导B4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B5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B6技术支持的测评B7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B8师生信息道德培养 学业评价B9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B10测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B11数据可视化与数据分析

 

教师选择以下内容中的任意二个能力点进行学习并考核达到合格:

提交一份学情分析方案和视频解读内容,描述做法和学情分析结果(能够结合教学需要,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有效设计问卷,并开展调研,汇总数据,分析学生已有知识,薄弱之处,兴趣点所在,从而精准指导教学设计。)

提交一份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和配套课件;提交一份下载本课所需资源和制作课件重点环节介绍的视频,10分钟内(结合学情分析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指向课标和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更具教学设计下载所需各类资源,制作修改授课课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高效教学。)

□.提交本人教学资源文件夹至少三级目录截图,提交一份视频介绍自己有效管理存储各类资源的方法,10分钟内(根据自己需要,按照已定分类标准,如:时间、类别等,分类别类的规整自己的各类教学资源,能方便快捷的查找使用,并通过网络或移动设备进行数据备份,以防丢失。)

提交一份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方法;提交一段导入视频片段,5分钟内(利用技术和适切性教学资源的使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的良性循环。)

提交一份使用教学环节有效检测的设计片段,提交一个授课实录片段,10分钟内,提交一份反思,思考技术使用效果(1.有效使用优教资源软件平台开展课堂教学;2.合理利用硬件、网络等设备,搜集展示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案例,有针对性的突破教学重难点)

提交一份使用教学环节有效检测的设计片段,提交一个授课实录片段,10分钟内,提交一份反思,思考技术使用效果(1.使用在线评测工具针对各个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检测试题;2.使用课件设计检测试题,可以通过举手表决,或是小组互评的形式来检测学习效果)

提交一份使用微课或APP开展教学的设计片段,提交一个授课实录片段,10分钟内,提交一份反思,思考技术使用效果(有效利用形式多样的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学习类APP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对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指导。)

提交一份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提交一份专题活动简报或电子新闻稿(引导树立知识产权意识,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有关要求,合理合法利用网络资源。)

提交一份编制好的课堂教学或学生综合考评指标,一份考评指标要点和使用方法的解读视频,以及一份使用后的效果反思视频。(1.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任务评价表;2.结合学科特点编制学生学业考评手册)

一份学生真实评价数据;视频解读(根据授课内容围绕目标高质量设计评价题目,并开展测评实施,对各类平台测评数据有效搜集整理。);

提交一课的学业评价报告;通过视频对报告进行解读(通过测评对获取到的教学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分析,梳理出教学得失,从而为后期教学指明努力的方向。)

混合式校本应用活动设计

(依据研修主题,结合本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同水平,匹配不同的研修内容,明确不同的研修任务要求。)

时间

研修阶段(活动)

研修流程

研修形式

预期成果

组织者

2022年1月17-22日

研修准备

【撰写初稿】撰写学校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规划方案;登录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完成报名工作。

线上研修

学校:初步完成学校整体推进方案;

教研组:初步制定教研组2022年度研修方案;

教师:初步制定2022年度个人研修任务单.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科主任

2022年1月25-2月18日

研修准备

【修改初稿】修改学校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规划方案

 

线上研修

学校:修改完成学校整体推进方案;

教研组:修改完成教研组年度研修方案;

教师:修改确定2022年度研修任务单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科主任

2022年2月24日

方案解读制定计划

【主题讲座】学校信息技术2.0“整校

推进”规划方案解读

【能力点选择】教师选择能力点

线下集体研修(第1次集中)

明确学校实施方法,制定教研组年度研修方案及个人研修方案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2022年3月1日-3月31日

在线学习

线下研修

在线学习20学时+校本研修15学时

线上线下混合研修

完成新知识及技能的学习

学科主任

2022年4月

听课评课

组织学校各学科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提供听评课模板工具,信息技术优质课上传。

校本研修15学时

听课评课

集体备课

 

(按照学科组第2次集中)

1.教学设计

2.课堂实录

3.听评课记录、优秀案例

 

学科主任

2022年4月25-29日

能力点提交与评价、经验总结

1.组织学校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能力点,指导教师完成能力点认证材料的制作;

2.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教师提交能力点认证材料;

3.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组织教师对本教研组其他教师上传的微能力点认证材料进行互评;

4.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对本校教师的能力点材料进行评价。

5.回顾反思,总结经验

案例分析与点评

专题研讨

能力认证

1.校本应用考核指南

2.能力点认证考核材料

3.学校实践案例和校本研修案例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科主任

2022年5月8-13日 

案例分享、成果推广

1.评选学校优秀的教学案例和能力点成果;

2.组织开展本校优秀课例和能力点案例的分享展示,督促全校教师开展案观摩与学习;

3.反思总结提升。

展示分享

示范观摩(第3次集中)

优秀案例和能力点认证材料

观摩学习笔记与反思总结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科主任

2022年1月17-22日

研修准备

【撰写初稿】撰写学校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规划方案;登录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完成报名工作。

 

线上研修

学校:初步完成学校整体推进方案;

教研组:初步制定教研组年度研修方案;

教师:初步制定2022年度研修任务单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科主任

…………

校本应用考核办法

考核旨在以评价促研修,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参与教师进行相应考核,并对优秀教研组和个人进行表彰。

序号考核项目评估指标分值备注说明1个人研修规划根据项目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并提交个人研修规划5在“个人研修规划”处进行提交标题须设置为【个人研修规划】姓名+项目校2专题研修1.根据要求选择能力点及课程,完成相应的在线课程学习任务;20在“课程学习”处进行看课学习,平台自动统计,学习结束需点击结束学习。2.课程累计学习时间大于等于300分钟,得满分20分。若未达到300分钟,则实际得分=实际学习时间/300(分钟)×20%3成果佐证在专题研修与应用实践中,提炼、积累形成的能代表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提升的代表成果与佐证资料。①依照所选能力点,提交 2 个能力点测评成果材料,满分 42 分。得分细则为:提交得10 分,被批阅为“优秀”加 11 分,“良好”加 8 分,“合格”加 6 分,“不合格”不加分,未提交不得分。 ②提交的 2 个能力点测评成果材料的批阅等级均要达到合格及以上,任意 1 个不合格,系统默认未通过认证。42在“微能力认证”处进行,平台自动统计。4线下活动审核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 3 次线下集中培训,按要求完成研修任务。②学科骨干教师审核“通过”后自动得分,“不通过”不得分。18学科骨干教师审核“通过”后自动得分 5校本研修活动成果针对专题研修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主题与内容,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常态开展应用实践;自主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教师需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化校本研修活动,积极完成各项研修任务,利用平台听评课系统完成 3 次听评课任务。提交 1 个课例得 4 分,三个课例 12 分;评价 1 个课例得 1 分,评价三个得 3 分,满分 15 分。 15在“校本研修活动成果”处进行


机制

保障

学校机制保障:

1.组织保障,夯实责任。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与竞赛质量。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领导小组,校长总负责,教导处具体负责,认真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与竞赛,加强培训的过程性管理,对培训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考勤,确保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与竞赛顺利完成。以学科骨干教师为主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技术指导小组。

2. 学习保障,专家指导。确保“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技术支撑,按计划提前联系培训专家作技术引领。在培训过程中,专家团队、技术指导小组和参培教师之间及时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保证培训质量。网络研修主要采取教师利用课后、课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个人参与线上学习为主,线下实践应用采取全校统筹进行,具体安排根据上级相应要求同步落实。

3.    经费保障,加大投入。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硬件投入,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基础保障。在学校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我校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4.    制度保障,严格奖惩。参培人员必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和网络研修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网络研修和线下实践应用任务,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研究工作纳入工作考核中,与部门、教师签订岗位目标任务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选出的优秀教研组、优秀个人,学校予以表彰与奖励。


附件

  • 2.20 文一金桂校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方案.doc  下载 预览

整校推进实施方案

最新整校推进实施方案

热评整校推进实施方案

热门整校推进实施方案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