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截止日期 : 2016-11-30

作业要求 :

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记 “0”分。

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3请在截止提交日期前完成,逾期无法提交。

注意事项:

1.请在作业要求左下方点击附件,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下载下来,然后在 word中进行编辑,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完成后再网上提交。为了保证辅导老师能清楚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的附件形式上传。

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作者 :项目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6-11-10提交者:学员李阳浏览(0 )

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作者及工作单位

 珠海市斗门一中  李阳

教材分析

本曲为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响,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

学情分析

1.德彪西的《大海》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大型的印象主义音乐作品。本节课欣赏作品的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大海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事物,但是交响乐却是知之甚少。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分析作品,并且对作品进行评价成为本课的重难点。

2.对于鉴赏课的学习,很容易停留在作品的表面,无法深入的去探讨,所以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通过静静地聆听音乐,真正体会到作品的音乐情感表现,进而体会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结构和音乐阶段性发展的过程,体会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作用,认识作曲家德彪西。

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过程中,通过体验与感悟、分析与思考等活动,提高对印象主义音乐特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完整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对大海的意象,通过两首作品《月光》对比进而对印象主义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对印象主义音乐美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围绕作品中心调动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引导学生有深度的鉴赏作品,体会作品的情感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营造氛围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四、介绍作曲家和作品

 

五、完整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六.对比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和德彪西的《月光》

课前播放张雨生《大海》

 

师:用音乐的元素来表现学生最喜欢的大海的形象。老师在大屏幕上给出一些乐器供学生自己选择

1.老师给出一个题目《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给出四条旋律及其音响,让学生自己重组音乐片段。

2.给出作曲家的排序,并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创作意图。

播放德彪西视频介绍 

介绍《大海》结构

 

全曲欣赏

 

 

 

1.提问学生哪首音乐是印象主义乐派的音乐?为什么?

(从旋律、节奏、色彩来考虑)

2.总结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大、宽广无边、大海很美

 

钢琴演奏抒情旋律,表现大海的宁静

 

有的和作曲家思路一致,有的不一致

学生作为音乐评论者评价德彪西这部作品的艺术性。

 

 

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德彪西生平,了解印象主义音乐

 

全曲完整欣赏

歌曲欣赏和大海的图。 

 

充分调动学生感受音乐旋律‘’

 

通过音乐元素分析感受每一部分音乐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主动进入到作品中。

结合音乐元素的知识,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作品的结构,了解音乐的发展,为完整欣赏作品做好充分的铺垫,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用心聆听。

 

经过分析后的完整欣赏更清晰的感受作品

 

两首钢琴曲《月光》的片段,音乐风格迥异,学生很容易判断出印象主义音乐乐派,从中也可较容易的总结出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也可使他们容易接受 

板书设计

1、《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2、德彪西

3、印象主义音乐:瞬间的主观印象和感受,朦胧空幻的意境。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课堂设计学生自己根据听觉感受为四个旋律进行排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未完整欣赏全曲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我在思考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接受这部交响乐作品,并且能够对他的艺术性价值发表自己的观点。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快速有效的掌握作品的结构和音乐的发展成为教学环节设计的关键。我采用了将每段的主题旋律截取,让学生按照音乐的发展来排序,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一下就被激发,都争先恐后的想要阐述自己的观点,我先是鼓励每位回答的学生,然后将曲作者的排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并且运用音乐元素知识进行分析,而不是只从听觉的表象来感觉。学生了解作品的结构之后再来欣赏全曲的时候就会特别用心的听引子、每段的主题和尾声。

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因此我只是重点欣赏了教材中德彪西的《大海》的第一乐章,没有欣赏钢琴作品,作为课下作业听赏的内容布置给学生。我觉的鉴赏课的教学要能做到师生共鸣,学生的整体音乐知识水平要有所提高,有些学生接触过古典音乐,他就会下课之后也想和你讨论分享作品,有些学生就没有什么兴趣。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深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音乐课的基础教学也应当受到关注和重视。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