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截止日期 : 2016-11-30

作业要求 :

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记 “0”分。

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3请在截止提交日期前完成,逾期无法提交。

注意事项:

1.请在作业要求左下方点击附件,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下载下来,然后在 word中进行编辑,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完成后再网上提交。为了保证辅导老师能清楚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的附件形式上传。

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作者 :项目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6-11-10提交者:学员李瑞浏览(3 )

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碰撞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李瑞    珠海市斗门一中

教材分析

本节的设计是从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角度考虑的,在整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碰撞问题可以在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中复习这些基本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一定的基础,但还不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会碰撞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与否,体会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碰撞的区别,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

【教学难点】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情景(一):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打台球、撞车、打桩机打桩、飞鸟撞飞机、打网球等等。

 

情景(二):   

情景(三):地面光滑

碰撞前:

 

碰撞后:

问题:系统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吗?

系统在碰撞过程中能量(机械能)守恒吗?

学生列举生活例子,观察讨论,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从而提出问题。

 

  

 

 

 

 

 

 

 

 

 

 

 

   

一、弹性碰撞

1、概念: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例如钢球、玻璃球的碰撞。

2、弹性碰撞过程分析:

 

 

3、能量转化情况:系统机械能没有损失

4、规律: 

碰撞前:

碰撞后:

 

 

讨论:(1)演示实验:定性分析铁球与乒乓球碰撞现象。

2)用动画演示定量分析。

 

 

m2 >> m1 ,则v1= -v1 , v2= 0

m2 << m1 ,则v1= v1,   v2= 2v1

m1 = m2 , 则v1= 0 ,  v2= v1

二、非弹性碰撞

1、概念: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这样的碰撞叫非弹性碰撞。

例如:木制品的碰撞

2、非弹性碰撞过程分析:

3、能量转化情况:

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思考分析,互相交流,充分理解运动过程。

 

 

 

学生充分讨论、归纳结论,尤其让他们互相找缺点,争论,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的层次发展。

 

 

 

学生思考理解。

 

 

 

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教师演示实验,并用动画分析,加强理解

 

 

 

强化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与弹性碰撞类比分析。

 

 

 

     

   

三、完全非弹性碰撞

1、概念:碰撞后两物体连在一起运动的现象。

例如:橡皮泥球之间的碰撞。

2、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分析:

                 

 

 

 

3、能量转化情况: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最多

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

4、规律:

碰撞前:

碰撞后:

小结:碰撞的规律

1. 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2. 能量不会增加。

3.相互作用力为变力,作用时间极短,作用力很大,且远远大于系统的外力。

4. 物体位置不突变,但速度可以突变。

(碰撞过程两物体产生的位移可忽略)

5. 碰撞只发生一次。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是分离就是共同运动。

学生观察动画演示现象,思考对比,从中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理解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碰撞前后两个阶段中间,还有一个短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内力远大于外力,m1m2发生了完全非弹性碰撞,这个阶段中,机械能动能是有损失的。

 

深化理解,形成能力

 

归纳总结碰撞的规律。

 

 

 

 

 

 

 

练习1 两个质量分别为0.3kg0.2kg的物体在无摩擦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速度分别为0.5m/s1m/s。如果碰撞是弹性碰撞,求每一个物体碰撞后的速度。

(讲完弹性碰撞后做)

 

学生分析、思考,提取物理信息,进行解题。

巩固知识

 

 

 

练习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飞向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悬挂小球的绳长为L(小球半径忽略不计),子弹击中小球并留在其中,求:1)子弹打小球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2)小球向右摆起的最大高度。

 

 

 

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和运动状态。

 

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课堂总结:

一、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规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二、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规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减少

 

 

 

三、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连在一起运动的现象。

规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物块A B,两物块中间是一处于原长的弹簧,弹簧和物块不连接, A 质量为mA 2kg B的质量 mB 1kg,现给物块A一水平向左的瞬时速度V0,大小为3m/s ,求在以后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和物块B动能的最大值。

 

 

学生思考:

当弹性势能最大时,系统相当于发生了什么样的碰撞?

 

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类比为碰撞,建立合理的碰撞模型可以很简洁直观地解决问题。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车的光滑弧面底部与桌面相切,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向小车飞来,设小球不会越过小车,求小车能获得的最大速度?此后小球做什么运动?

加强训练,矫正错误,提升思维能力。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延伸思维,为下节课讲解“碰撞的条件和临界问题”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一、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二、非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减少

 

 

三、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师评

学习 常 规

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教师教学和同学学习

 

 

 

带好课本及学习资料

 

 

 

爱护器材,节约意识强

 

 

 

主动收拾、整理实验仪器

 

 

 

学习 态 度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

 

 

 

认真讨论,实事求是

 

 

 

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

 

 

 

 

 

合 作 与 交 流

出色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主动与同学合作、互助

 

 

 

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

 

 

 

认真、公正地评价他人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习 效 果

按时独立完成课堂检测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能提出其它的问题

 

 

 

最突出的表现(创新或进步):

自评:

小组长评:

师评:

还需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自评:

小组长评:

师评:

注:1、评价标准:认真完成为A级,完成情况较好为B级,完成情况一般为C级,完成情况不好为D级。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最突出的表现(创新或进步)”、“还需注意或改进的地方”,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教学反思

    这是我上的一节校内公开课,试用课改精神,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动手实验中学习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课堂上来看:一、学生喜欢观察物理情景,也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二、自主探究过程中,我叫同学们进行猜想分析,他们很活跃,想法也不少,体现新课改的重过程突出效果。

整个课堂教学中,改变了重知识传授、轻学习过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利用物理情景与讨论探究相结合,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讨论,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在过去的课堂中,我们总是怕学生能力不够,不敢让学生自己探究,但事实上学生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我们要相信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

  (1)有少数学生计算能力差。

  (2)学生基础相差比较大,并且是平行班,所以还要从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包括猜想能力、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交流能力。

 


老师评语

设计基本完整,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与实际教学设计不符。

附件

  • 《碰撞》教学设计与反思.doc下载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