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柏琳琳 所属单位: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 发布时间:2022-03-16 浏览数( -) 【举报】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柏琳琳
【课标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地位与作用,在合作交流中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之后编排的,是对幂的意义的理解、运用和深化,同时也是后面学习整式乘除法的基础.同底数幂的乘法与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联系也十分的紧密,通过学习可以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所以我认为本节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对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技能,会判断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同时在学习了有理数乘方运算后,知道了求n个相同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即,在中,a叫底数,n叫指数,这些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借助于已知的幂的意义,通过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知识迁移,总结出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发现、归纳、概括等探究创新能力,提升推理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学生初步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体会数式通性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的推导及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五步教学法 引导发现法、类比法、对比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构建主义课堂教学观,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切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主动掌握新知.本节课我将按照以下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
1、旧知回顾: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叫____,叫_____,乘方运算,叫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
2、引入新课:
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动手:计算下列各式:
?
顺势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根据上面的计算经验,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对于任意底数, · =________
(学生小组讨论,能说出结果即可,教师引导推导过程)
2、推导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法则:
am·an表示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幂的意义可得:
am·an=(a·a·…·a)(a·a·…·a)= a·a·…·a= am+n
m个a n个a (m+n)个a
即可得am·an= am+n(m、n都是正整数)(不做刻意强调)
3、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计算前后各式的两边存在着哪些变与不变呢?
学生得到结论:底数不变,指数变了
我将继续追问:底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得到结论:指数是原来两个幂的指数的和.
即可得am·an= am+n
提问:你能用文字叙述你得到的结论吗?(即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5、得出结论:由此得到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 =m+n
三、运用新知,例题教授
例1、计算
(1) 103×10;
(2) (-3)7×(-3)6 ;
例2
五、巩固练习
(一)基础训练
1、口答
(1) 105×106 (2) a7 ·a3 (3) x5 ·x5
(4)10×102×104 (5) x5 ·x ·x3 (6) a7 · a3
2、判断:
(1)x5·x5=2x5 ( )
(2) x5+x5=x10 ( )
(3)x2·x2=2x4 ( )
(4)x3·x3=x9 ( )
(5)x·x3=x3 ( )
(6)(-x)2· (-x)3 = (-x)5= -x5 ( )
3、计算:
(1)
(2)
4.若 ,则m,n的关系是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答)
六、布置作业:
练习册90页10、11、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