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黄彬彬 所属单位:三亚市崖州区古城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2-04-01 浏览数( -) 【举报】
在课题立项前,我们首先对一年级教师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普遍反映学生适应小学生活难、慢,非常苦恼。根据调查结果我校确定“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践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制订课题研究方案。随后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然后,我们把课题分解成六个组进行研究,即:幼儿园两个大班及一年级四个班,每个班为子课题组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促进了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教师衔接意识得到了不断强化。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不再是盲目的,形成了教学、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习惯,逐渐有了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教学中,教师既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获得,更注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教师的努力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提高了,愿意自觉主动上学了。
其次,教师研究能力得以渐进提高。通过参与研究,增强了我校教学研究氛围,追求浮华、好看的花架子少了,扎扎实实的研究活动多了,并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特色,实现了由“教书型”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然后,教师反思和积累的习惯逐步养成。老师们能自觉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既关注教材对幼儿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又关注自己的研究课题,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效率随之提高了。再如,以往园本教研,由于目的不明,研究方向不集中,难免会流于形式或随意。现在,老师们能结合课题自觉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章,搜集相关的案例,并自觉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研究实践,不断地纠正偏差,从而保证课题实验更加稳妥有序地开展。
2.明确了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要求的不同。幼儿园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不会感到苦恼、厌倦、紧张。学习质量没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幼儿没有压力。而作为小学生以后就必须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小学生要做到每节课都能认真听讲,特别是讲授新知识的前20分钟,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要学会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作业等等。因为幼儿的测试卷是反复重复做的,一学期也就可能就这一个知识点,而小学每天都有新知识,今天的没学会,可能明天就又有新的学习任务了。成绩的高低永远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在幼儿园是从来未有过的。
组织形式的不同。幼儿园和小学虽然都是以班为单位的组织形式。但幼儿园一个班二三十个人,老师可能一对一的、手把手的教。而小学一个班七八十个人甚至八九十、百十人,这就要求学生上课会倾听(听老师讲、听同学们的发言,自己会动脑思考)、会合作。
学习环境不同。幼儿园里色彩绚丽,有儿童情趣,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有挂图,相对单调。幼儿园一个班三个老师,有专门的生活教师,小学没有,一个班主任全包了。小学生活刚开始对于孩子来说既有激动和高兴,又有惊慌和焦虑。不过开学一个月后,孩子可能已经没有了激动,更多的是焦虑和压力。
教材自主性的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幼儿园有选择教材的自主权。而小学必须根据国家、地方和学校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并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教学方法的不同。幼儿园知识浅显,孩子在玩中学。而小学则注重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讲授的更多一些。
生活作息制度的不同。幼儿园你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几乎是都可以的。你生病了,一两周不上幼儿园也正常。而小学早上8:00准时到校,上午3节课,下午3节课,课间休息只有10分钟。还不能迟到、早退。如果请假一天,可能这个知识点就将过去了,不再重复。从自由散漫到行为的规范化话和制度化,这也是初入学的孩子不愿来学校上学的原因。
师生关系的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吃药老师喂、上厕所老师提供纸,与孩子的交流机会更多。而小学教师的时间多用于上课、批改作业、精心备课、处理学校各项事务等。老师和孩子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因此师生间比起幼儿园时期有一定的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