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教学反思】《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发布者: 张盈    所属单位:许昌高中    发布时间:2022-08-09    浏览数( -) 【举报】

4.5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反思

本设计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中学物理的教学规律,引导学生经历在教师指引下的自主探究过程初步尝试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包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猜测尝试—科学探究—归纳总结—问题解决—反思提升”等环节的科学研究过程。整个课堂学习过程积极体现“探究、体验、缜密、合作、交流、尊重”等新课程改理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在创设的物理情景中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在教师的启发指引下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同时本节课通过课前分发导学案,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学习导引,提升预习效果,提高课堂效能,使学生切身体验自主获取知识的乐趣。

在讲授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首先通过两位胖瘦、高低悬浮较大的两位同学的拔河游戏(一次是两人直接都站在地面上互拉,第二次是让高胖的同学站在滑板车上再次互拉),第一次胖同学获胜学生很好理解,因为符合他们的直观认识,觉得胖同学的力气大造成的。第二次瘦同学获胜让学生开始有点迷惑,为什么瘦同学的力气突然就大了呢?我顺势发问:是不是这赢了就说明这位同学对对方的力就大于对方对自己的力呢?以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积极性。

为了引导学生回忆力的相互性,引入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又做了一个小的演示实验:放置于小车上的小风扇后退的现象(引导学生回忆力的相互性)

接下来给学生准备了多组分组实验,让学生能直观的认识到力是相互性。

第一组实验:惯性小车前进过程中薄木板会后退(说明小车和薄木板间的摩擦力是相互的)第二组实验:分别放开两辆方块小车,它们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磁铁间的磁力是相互的)第三组实验:用手挤压两块海绵,它们都发生了形变(说明海绵间的压力是相互的)第四组实验:两个弹簧秤互拉,它们都有示数(说明弹簧秤间的拉力是相互的)

然后引导学生得到结论:实验和观察表明,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叫作用力,另一个叫做反作用力。很自然的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为了找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大小、方向关系,我让同学们再次重做上面的四组实验,或重新设计实验,完成探究过程。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位代表,展示实验现象,说出结论

第一组实验:惯性小车前进过程中薄木板会先后退。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第二组实验:分别放开两辆方块小车,它们会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并且后退距离近似相等。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并猜测大小相等。第三组实验:两块儿海绵相互挤压,形变量近似相等,从而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并猜测大小相等。第四组实验:两弹簧秤互拉,示数一样大。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同时变化。

然后引导学生得到结论: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些实验学生只能大致观察出二者的大小关系,为了更精确的直观看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两个学生双手握力传感器相互拉动,不断改变手的运动状态,通过大屏幕观察彼此给对方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得到更加全面的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最后,引导学生回忆一对平衡力的特点,把一对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进行了比较,突破该难点。

经验表明,学生们的前概念来源于自己的直觉,我们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认识误区和思维盲点,使新旧认识产生剧烈的碰撞,顺势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使之进入一种理性思考,改善自我认知结构,感悟科学本质。本节课我主要把主要环节放在对实验的观察思考上,主要特点是结合实例,做分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提高课堂和学习效率。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