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研修总结】研修日志—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理解

  发布者: 王海军    所属单位: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浏览数( -) 【举报】

研修日志—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理解

建安区一高  王海军

通过学习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教授的讲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面对的学情分析及改革走向》,我学习到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方面的变化。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要解决高中体育课程的问题,改进课程教学,以便更好地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教授从体育教师专业基本功的修炼要点与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内在实质直至其他相关群体对体育的观念认知,从运动技能的学理学法与项目知识的特性教法直至运动文化的课堂渗透,从运动乐趣的理解与运动比赛的拓展直至运动快乐的核心理念进行全面的、深刻的剖析。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学生和教师双目标和要求。新课程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有不同时期的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改变,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课程支配者变为学生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教书匠变为教学研究者,从教教材变为教材教。新教程理念体现了我们要重视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培养。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培养合乎时代需求的高科技人才。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课改有很大不同,比如体育学科本身不存在“减负”的课改初衷和任务,体育课程不但不能减负,还要“加负”,要增加体育课;“提高能力”也不是体育的初衷,体育课程中不存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矛盾”,即便我们有运动技能和体育能力的问题,它也和其他学科所说的问题不一样;体育学科提出的“全面发展”也和其他学科初衷不尽一样,体育本身就是德智体美中“体”的发展,而其他学科则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体育学科应该同其他学科一起进行整体的课改,但是具体的改革内容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涵:

一、体育学科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当前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比较低,集中体现在九年一贯制加上高中阶段一共学习了十二年,最后学生很多都没有掌握,身体锻炼效果也不理想。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蜻蜓点水,教学过程低级重复,学生毕业后既没有参加体育的意识也没有能力,终身体育成为空话,此外,体育应着重进行培养良好的的锻炼行为、意志品质、集体意识和健康知识。通过课程改革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体育学科应当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应当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分析,力求提出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要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期待,既要体现教学的基础性,也要体现教学的现代性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的特点,既要注重学生间接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学生的直接体验教学设计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健康知识的应用

三、体育学科要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学练的积极性。上世纪末开始,随着应试压力和各种非运动性游戏的剧增,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身体素质也是每况愈下,以此带来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多。虽然问题突出但是通过有效的课程改革缓解的余地还很大,因此,体育学科要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增加趣味性,体育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的改善能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更喜欢体育课,并在体育课里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体育学科要不断完善提升学科教学条件。体育的教学条件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但要求比较高,多年来,许多地区的体育学科教学条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和完善,场地、设施、器材、师资、活动经费都很难得到完善落实。想要体育学科有好的发展和保障,必要的教学条件还是需要得到及时落实改善。

教授预判将来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走向是通过改革解决高中学生面临的五大问题,真正能够让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真正能够学懂、学会、学乐,把他们培养成为一生享受体育、享受运动、享受健康、享受快乐的终身体育实践者。我很认同这样的判断,有效的解决问题,培养具有终身意识的体育锻炼爱好者才是在培养完整的人。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育目标作为一线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把科学的理念,思维,方法,态度和责任贯穿于课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探究性人才。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学科专业能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较强的教育科研素质及教学研究能力。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