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教学资源】《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发布者: 郝琼    所属单位: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2-09-08    浏览数( -) 【举报】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设计人:禹州一高  郝琼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示范—模仿—迁移”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习得分析和处理相应问题的经验,通过模仿形成处理同类型情境的学习能力,最终完成知识或方法的迁移,并能在新情境下衍生新知识或拓展出新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阅读并思考解决若干问题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的任务指向明确,可驱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或小组讨论的模式解决与本课主题相关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以及突破重点问题的效果。

教学背景分析

(一)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课,从时间上来看本课展示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发展过程,展现了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及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独特性与发展脉络。从内容上来看,本课的推进过程中结合了原始社会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迹与文献相结合,渗透了集证辨据的史学思想方法。

(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上课对象为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高一学生,学校属于县域高中。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中国早期人类、原始农耕生活、远古传说、夏商周三朝更替以及青铜器与甲骨文的相关内容,初中教材中的史实撰写较为详尽,因而在本课上课的过程中更侧重于对重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基于初中的学习,学生基本习得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并能结合所学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

1.           课程标准: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与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2.           结合文化遗迹与文献史料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           能通过实物、文献等史料,理解夏、商、西周展现的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4.           能通过文献、青铜器铭文、甲骨卜辞等史料理解夏朝存疑以及商朝历史为信史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5.     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从部族到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以及早期国家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

   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从部落到国家

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中华文明到底几千年?

教师讲述良渚文化申遗成功背后,西方考古学界对中华文明诞生时间的判断,以及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的新界定,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从已有知识出发思考为何西方史学界对中华文明诞生产生的时间产生质疑,并尝试结合初中所学及课外知识进行思考并回答。

从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结合考古学的最新发掘成果,加强对文明标准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做铺垫,了解考古学的动态发展对历史书写的影响。

环节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  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与地图,完成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的表格填写和地图上的圈划。

 

2.  基于表格整理和地图让学生归纳遗址分布的空间特征、主要流域和生产特征。

 

3.  以仰韶文化时期的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为典型代表,结合文化遗存,请同学们分析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4.  从良渚文化遗存中所体现的新变化中,讲述国家形成的基本逻辑。

 

5.  提问推动原始社会不断演进的动力。

 

 

 

 

 

 

 

1.  阅读教材文字、地图,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和地图上的圈划。

 

2.  结合地图和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3.  结合史料提取表层与深层信息,表述新变化的具体内容。

 

4.  理解从生产力出发引发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组织的演变。

 

5.  能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理解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以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梳理教材,将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归纳整理,锻炼学生史料阅读以及提取信息与概括能力。在地图上进行圈划,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结合文化遗存中的实物史料提取表层与深层信息,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教师讲述,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诞生之间的逻辑关系。

 

环节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二)从部落到国家

1. 提问学生了解原始社会时期历史的主要来源,铺陈本课的副线关于史料价值的认识,以及构建证据链的思维模式。

 

2.   教师讲解夏朝从世袭取代禅让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中,逐渐走向国家时代的过程,以及开启“家天下”的历史。请学生解释夏朝为何跨入国家形态。

 

3. 探究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能否印证夏朝的存在

 

1. 思考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

 

 

2. 模仿良渚文化时期教师关于国家形成的基本逻辑,讲解夏朝跨入到国家文明的过程。

 

3. 结合所学认识夏朝因缺乏直接的文字记载,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渗透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

 

通过“示范与模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史料表述国家形成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学习迁移和语言表述能力。

 

加深学生对史料价值的理解,形成证据链意识。

(三)商与西周

1.   以夏朝的形成和国家机器的设置为例,请学生模仿归纳商与西周的基本史实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

 

2.   教师对商与西周的国家管理进行讲解,让学生比较夏、商与西周在国家治理上的差异。

 

3.   教师补充商与西周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关史实,让学生理解西周从商“敬神事”向“敬人事”的转变以及“家国同构”的国家观念。

 

4.    教师结合史料讲解夏、商、西周的发展特点以及早期国家这一历史概念。

 

 

1. 结合教材和所学以及教师关于夏朝的讲述,归纳和整理商与西周的国家管理。

 

2. 结合教师讲述,进行学习迁移。

 

 

3. 结合教师讲述,理解商与西周在思想文化上的转变以及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国家观念。

 

4. 结合教师讲述,理解早期国家的含义。

 

模仿教师讲解夏朝的国家治理,尝试表述商与西周的国家治理情况,锻炼学生整合信息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比较夏、商与西周的制度,理解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制度设置逐步完善。

尝试从文化心理的角度认识早期国家发展中折射的天下一家的观念,感悟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大一统”的国家观。

课堂小结

1.  设置学习任务,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维度概括早期国家的特征。

 

2.  教师以时间轴的方式将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串联总结。

1.  结合所学和教材归纳早期国家的特征。

 

 

2.  跟随教师的讲解以时间为脉络整合本课所学。

锻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整合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跨越时间长,史料丰富、内容庞多,因而本课利用表格等形式的梳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也能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教材中的典型史料突破重点问题,加深学生的认识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但是在采用“示范—模仿—迁移”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相对扎实的基础,因而课前的预习工作的完成质量影响着课堂的推进效果。此外,本课涉及唯物史观中的相关理论和词汇,与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的第一课《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有较多概念重合,因而跨学科的教学也是继续探索的方向。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