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育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我的教育教学经验 作业周期 : 2022-07-06 2022-09-09

初中研修坊

作业要求:

要求:

  1. 必须原创,结合个人工作实践,有理论有实践。

  2. 字数不少于3000字。

发布者:初中坊坊主

我的教育教学经验

提交者:学员马俊华    所属单位:许昌市东城区许昌学院附属中学    提交时间: 2022-08-21 09:51:27    浏览数( 5 ) 【举报】

我的教育教学经验

许昌学院附属中学 马俊华

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有幸参加了“六个一百许都名师“培训学习,对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始终以培训要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培训学习。通过近3年的培训,使我收获颇多,这是一次高质量的培训,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无论是思想和教学都有大的有长进。下面是我在教学上面的一点浅见,还望各位专家多批评指正。

一、  端正态度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转变观念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的职能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教师的期望主要是学生能在应试中考出好成绩。教师在心理上往往喜欢高智商、循规蹈矩的学生,而不喜欢给老师制造“头痛”问题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好学生受表扬鼓励的次数多,参与课堂训练的机会多;问题学生受训斥的次数多,参与课堂训练的机会却很少。这种人格上的不平等,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挫伤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师生没有民主、平等就建立不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难以形成充满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氛围,也就难以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教师应怎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呢?    

1、对学生要有爱心,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爱,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才能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才能使师生之间没有隔阂,情感更为融洽;因为只有爱,才能消除学生压抑的心理,才能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学生,对学生嘘寒问暖,为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帮助,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对他们生活上“扶贫”,还学习上“扶智”,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经常激烈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讲道理,做他们心理咨询师和心灵导师。学生们看到我,很远都欢迎我,围到我的身边。

2、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善于正面引导,善于因材施教,使其能发挥个性特长。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智力发展有早、有迟,个性也不一样。所以,教学就不能搞一刀切。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污辱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并运用教师的期待关怀学生,引导他们纠正错误。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是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应该亲切、耐心、循循善诱地进行疏导、帮助。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赞扬他们的成功,使之产生成功的愉悦,还要帮助和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4、理解宽容学生

何谓宽容?有人说:“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我还想说,宽容就是平等,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跟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宽容就是理解,学会了理解,你就拥有了宽容,也拥有了爱。试着去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有了理解,你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采取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忘擦黑板了,我会说:“该我值日了吗?以后可得事先通知我,以免耽误上课。”值日生低下了头,为自己的失职难过。学生忘带作业了,我会不经意地问一声:“早饭吃了吗?”学生一愣,继而会心一笑,他明白了作业是不应该忘记的。讲台上,我讲兴正浓,讲台下,一学生睡意正酣,我摸摸他的头;“不舒服吗?”他摇摇头。“那是老师的催眠曲唱得太棒了!”我幽了自己一默。他含羞红了脸,睁大了眼,挺直了腰。是啊,他们还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贪睡?作为从孩子走过来的大人,作为教师,你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也不必为学生的过错大动肝火小题大作。善于爱的教师会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去启发、去教育。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也不必提心吊胆等着挨批;就算挨了批,感受到的却仍然是教师深切的爱。

三、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注意教学方式的转变。今天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的学生,与以前唯老师论的学生已不相同。我们对待新时代的学生要注重开展民主化的讨论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大多是单向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丰富多元的思维,并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引到自己设定好的标准答案上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要改变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

首先,要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让学生用空余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自己所渴望学的知识,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

第二,要热情而真情地勉励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质疑问难是探究学习的最好方式。布鲁纳认为:“教

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发现问题,又能大胆地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学中教师不仅鼓励学生对课本质疑,还要鼓励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的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学会先学后问,先思后问。   

第三,教师要与学生开展民主化的讨论,并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或自由组合讨论)。通过讨论,使教学信息进行多向交流。不同的人,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往往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知识积累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的缘故。教学中,开展民主化的讨论,不仅能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的弊端,树立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还能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合作交流,能相互取长补短,丰富信息。从而获得正确、全面的认识。

四、转变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基本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积极性和效率都不高。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法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阅读行为从微观上说,是阅读个体从读物中汲取和消费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不容偷懒,别人无法代劳。鲁迅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郭沫若说:“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些读书箴言,都强调了自主阅读的最可宝贵的品格。每一遍自读,老师都不应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探究思考的不理想,老师让学生在多读几遍,有时要求默读,有时抓住关键情节齐读、范读。由于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在交流汇报时,很多学生有话可说,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究不自主或流于形式或自主不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探究的成果和收获,逐步消除有些学生的服从感、低下感、自卑感。

 二是合作探究法。运用合作探究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教学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或全班集体合作探究。二是对阅读写作等整体性的学习内容,组织整节课探究学习。三是要注意合作探究小组结构形式的多样化。

这里着重谈谈合作探究小组的结构形式,合作探究小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结构分组:以座位前后左右为一组;自由分组: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结构分组适合小型的份量不重的探究学习。自由分组,适合选择多种探究题目的探究性学习。以上做法解决了小组合作探究中存在的小组合作滥用或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解决实质的问题,

将合作探究用在刀刃上,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合作探究小组结构形式的多样化,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单一,时间久了没有新鲜感的问题。

多层次的合作探究活动,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参与到探究中来。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合作探究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合作探究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目前多为独生子女,提倡个人为中心的今天,这种合作精神尤为重要。

学习自主是基础,合作是条件,创新是目的,而要创新必须学会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的教学模式,向多向的立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发展,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大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     

五、提高业务水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本领。如果教师自我学业不精,知识不够渊博,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内涵,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本事产生怀疑。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完善自我,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平常工作当中,我热爱学习,爱看书,并从中反思悟其道理;实践教学中虚心向同行和优秀的专家教师请教,吸收别人的优点,剔除糟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各种培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努力提高自己。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教育教学经验,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2-09-10 10:14:30

教育反思

最新教育反思

推荐教育反思

热门教育反思

热评教育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