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育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我的教育教学经验 作业周期 : 2022-07-06 2022-09-06

初中研修坊

作业要求:

要求:

  1. 必须原创,结合个人工作实践,有理论有实践。

  2. 字数不少于3000字。

发布者:初中坊坊主

我的教育教学经验

提交者:学员孙冬艳    所属单位: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22-07-26 16:24:39    浏览数( 3 ) 【举报】

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  孙冬艳

 

研习进修,是成长的平台汲取专家智慧,获得心灵成长,我收获多多

从教一线是收获的累积。反思自我得失,专家解惑引领,我感悟多多。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破五唯”。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唯“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培养出没有个性的学生,缺乏心灵自由、丧失主体人格、不会独立思考、毫无创造精神。

决不人云亦云,做一个勇于独立思考的教育者;决不因循守旧,做一个善于创新的教育者是我的教育追求。

教学,从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来看,需要将学科知识还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仅仅学习孤立静止的学科内容知识。教学需作巧妙和适度的还原或联系,即生活化、情境化。培养学生解决具体而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教师要让学生来做事儿、会做事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核心素养。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就应该从发现学生错误的认知和经验开始,激发其认知冲突;就要用书中的原理和态度改变心智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育人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效果,这是为人师者的第一要务。

强师德、筑师风、提师能是每个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习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要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常驻信仰之基,做理想信念的引路人;常润为师之道,做人生航程的启明星;常修善教之本,做授业解惑的大先生;常怀仁爱之心做至善至美的好园丁。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德育工作在国家“五育并举”教育教学工程中举足轻重。

教师与学生除了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还应有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朋友关系、同志关系,而为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双方的平等意识。教师不应把自己对学生平等尊重的态度,看成是自己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而应觉得理所应当,本该如此。教师应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志同道合的朋友。唯有这样,德育才会产生应有的情感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学上讲究“因材施教”,德育也应如此。

教师要善于发学生头脑中美好道德的萌芽,还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善良之处。德育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摒弃思想教育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尤其是对于每个班级团队中的学困生,我们要乐于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善于解除学生的心病,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能够展示其某一方面的独特“风采”,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开创了新起点、开辟了新路径、开启了新征程。

新的课程标准更新了教育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提升考试评价质量。强化核心素养和育人导向,注重学生自我反思改进的评价,关注真实进步的增值,主张因事因时因人的个性化评价突出了本土意识,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创造意识和专业意识注重对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考察;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心,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加强对话交流,增强评价双方自我总结—反思—改进的意识和能力;倡导协商式评价,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关注典型行为表现推进表现性评价,推动考试评价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

作业是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而作业评价则是作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影响作业减量提质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作业进行诊断、鉴定、指导、改进的评价活动,是日常学生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教师诊断调整改进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业是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而作业内容要结合学生生活,创新作业方式,采用开放性、情境性、体验式等形式。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紧密结合课本所学,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考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作业负担,特别是要求初中整体作业时长不得超过90分钟,这对各个学科的作业布置都是一个挑战。在新政策背景下,面对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家长的“教育焦虑”,尤其是面对全省统一八年级地理中考,作为一线地理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设计初中地理作业呢?

传统模式下的初中地理作业布置单一、量多而无针对性,学生别无选择地需要完成《填充图册》、《基础训练》中的所有习题。这些作业从内容上看多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形式单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学生往往敷衍了事,甚至抄答案应付,毫无兴趣可言。这完全不符合“双减”政策所倡导的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的理念。

当然,“减负”的含义也不是“不布置地理作业”。其真正意义在于要求地理作业设计更合理、更有效。初中地理的课堂和课下作业的筛选、实施,要有更高的站位,要从新时代评价标准和中招的角度去审视。要创新形式、提高质量、丰富类型、分层设置。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以确保“量”少“质”不变。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必要性,认识到课中练习和课后实践都属于作业的范畴,故而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生活体验,大胆创新,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整合或重组现有资料中的某些练习,关注作业的难度、梯度,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分层设置,以达成知识巩固和逻辑推理、自主思维、分析归纳等能力的多元学习目标。

一、课堂作业设计要因班情、学情而异、精准梯级分控

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结合地理生活实际和时政热点,以情境教学为抓手,落实课堂思政与地理学科素养的有机融合,让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真正成为课堂的主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终极目标。如:

1、精选《基础训练》各章节具有代表性的、易混淆、易出错的典型试题,当堂分层训练。

2、整合章节习题,循序渐进,难度梯级分基础、中等、较难三个层级,学生结合自身学情,自主选做。

二、课后实践作业要形式多样,多元化、开放式发展

地理就在生活中,身边处处皆地理。有的地理知识直接来源于生活习俗、谚语,有的则可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互联网络等渠道获得。为了加强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体会,学以致用,可以设置课下实践作业:

1、资料搜集类:

为什么南极科考要选择在2月份?为什么四川、重庆等地的人那么爱吃辣椒?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为什么那么大?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藏族同胞为什么要穿藏袍?汽车牌照上的省区简称含义?……

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和美食产地,如:山东生产的“鲁花花生油”;海南生产的“椰树牌椰汁”;内蒙古的伊利、蒙牛;“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东北饺子馆”、“重庆火锅”等……。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可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皆可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2、娱乐欣赏类:

节假日期间,要求学生观看一些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电视节目,如:《走进科学》、《人与自然》、《绿色空间》、《天气预报》等。学生喜闻乐见,且可以增加他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拓宽思维的角度和宽度。

3、动手制作类:

鼓励学生课下动手制作小教具,寓教于乐,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如:利用乒乓球、铁丝制作小地球仪;用橡皮泥做等高线地形模型;用彩壳电线制作立体经纬网等。

初中地理的课堂和课下作业的筛选、实施,要有更高的站位,从新时代评价标准和中招的角度去审视。作业要创新形式、提高质量、丰富类型、分层布置。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以确保“量”少“质”不变。努力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规律、素养目标,可以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等多种开放式作业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和机会。比如:精选《基训》各章节具有代表性的、易混淆、易出错的典型试题,当堂分层训练;周末不布置任何书面地理作业;节假日布置“手绘地图”或观看新闻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压力,而且变换形式,增强了地理课堂与社会时政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实际意义。

总之,一线教师要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双减”政策,扎实备课、精心上课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积极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力争减负但高效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锤炼扎实知识功底,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做好“大先生”,做好“引路人”。始终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2-08-10 17:11:03

教育反思

最新教育反思

推荐教育反思

热门教育反思

热评教育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