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育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我心中的教育 作业周期 : 2022-07-15 2022-09-15

高中研修坊

作业要求:

SourceURL:file:///home/huanghe/桌面/六个一百第三阶段/教育教学反思.docx

我们都是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最短的也有10年。对我们来说,教学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它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也将伴我们终生。所以,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或浓或淡的教育情怀,在我们的记忆中,必然珍藏有某个难忘瞬间,或者某个重大事件,或者某段师生情谊,心中也必然怀有一个教育梦想。请你以“我心中的教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文章,可以是随笔,可以是经验谈,也可以是计划安排。内容可以围绕上面的提示,也可以是更能触及你内心的教育往事。请将内容复制粘贴到对话框内,不必以文件的方式上传,这样方便批阅。谢谢!


发布者:高中坊坊主

我心中的教育

提交者:学员李艳杰    所属单位: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22-08-07 15:48:20    浏览数( 4 ) 【举报】

我心中的教育

                               建安区实验中学    李艳杰

没有一个教师不想成为学生仰慕、同行敬佩、家长尊崇、社会认可的名师。没有一个教师不想跨越教育中的瓶颈,直抵那阔大激越的成功彼岸。优秀教师不是天生的,我们都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要有发现不足与错误的勇气,更要有逐步改正的信心。感恩入职初期的那些“磨难”,从不以任何理由停止追求,不断积累经验,潜心向前。

转眼间,我已经从教21年,无论是教育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教学效果,都进步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时刻对自己的教育经验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对已经成为习惯的做法和看法时刻保持警惕和质疑,对自己习以为常的教育情境保持高度敏感。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对自己要求的,为了近一步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期待,积极参与每一次研修培训,让自己汲取新知,逐步成长。在饱尝着学者大咖们的知识盛宴的同时,也不断引发自身的教育反思。

我一直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经常反思的好习惯,在反思中找到学习的不足,在反思中巩固重点内容,在反思中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在反思中找到持续不间断的前进的动力。所以我经常在每一天晚自习的时候、在考试过后给学生留足时间用来反思。而我们老师又何尝不是呢,一个老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能否形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个老师能不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他的专业发展之路到底能够走多远,也决定了他带给学生的教育是否有高度。

用反思,让自己走出教育困扰

作为老师,我在处理任何一件哪怕时微乎其微的小事时,都会这样反思:我这样做合理吗?我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了吗?我对这件事的处理有没有不恰当的地方?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怎么处理?这样的反思,不仅让我的教育行为从最初的毛毛躁躁,到渐次规范,再到日臻成熟,更让我从慌乱、匆忙、紧张、重复的班级管理事务中慢慢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规划、思考班级和自己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当班级管理从疲于应付走向了自我调控,当教育教学从被动解决问题,发展到自主寻找方向,我的成长就有了情感和智慧上的保障。

细数这几年的教学历程,有苦有甜。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学校采取的是分层教学,这么多年自己教过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程度好的,也有程度一般的。但不管什么样的班级,总能遇到接受能力差或基础差的学生。

学生听不懂埋怨老师不会教,老师遇到学生犯迷糊,埋怨学生能力差,不认真听,日子久啦,学生厌学,老师倦怠,教学效果差就成了必然结果。如何才能走出怪圈,让学生好学,老师乐教,让自己走出困扰呢?通过多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为此我试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方式。

学校推行高效自主课堂,鼓励老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虽然相对于之前我们的成绩有所提高,但对学生程度一般的班级效果不大。于是我就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科目提高成效不高,为什么我们的学科学生不喜欢学。直到有一次,有个学生拿着一个非常简单的题型来问我,而我那个时候已经讲到了下一章,对于这题型,我很无奈,觉得这就是初中的知识,他作为一个高中生来问我这个问题,觉得很是无语,甚至不耐烦,就把思路告诉他又继续做我自已的题。接下来的两天,我发现这个学生上课连头都不抬了,对我也不是那么的友好

我开始反思和自我追问,“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而我却没有做到自己的本分。于是我开始找这个学生谈心,并耐着心从初中知识讲起,以面对一个初学者的身份来进行补充,从最基本知识着手,终于把这块知识系统起来了一个星期后,我发现这个学生开始喜欢上我的课,在课堂上也变得大胆起来,甚至主动要求演板,对这发生的一切,我陷入了沉思......

学生的成绩上不去,真的全部都是学生自己的原因吗?部分初中知识的缺失,高中课程难度又猛然提高,让他们举足无措,不敢问或者是滥竿充数,生怕别人认为自己笨,最后只能对这门课说放弃。如果我们给他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心,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学生乐学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就可以得以提升,成绩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从此我习惯了遇事之后的自我追问。我想自我追问,应该是一种更深层的反思吧,它让我的教育教学反思更为审慎和深入。

追问,是一种自觉的寻找,向更深处漫溯的寻找。若是没有每一次的追问,很多琐碎小事也许很快就会在忙碌的生活中随风散去,但却在自我追问中绽放了教育的光彩。习惯了追问的我,会把每一个教育元素进行一次彻底的追问:追问学科问题、追问学生思维纠偏、追问作业、追问答题表现、追问仪表、追问班规......这种追问和思考,打破了常规对我常年的束缚,引导我在阵痛中开始寻找出路,让那些平庸、肤浅、简单的经验,那些似是而非的疑惑和困扰,在自我剖析和碰撞中得到了升华、确定了正确答案。

更新观念,唤起学生的向学之心

我是一个单调、无趣的人,我大多的时间是待在课堂或办公室里,或上课、或备课、或读书。毕业之后,就来到了我们现在的学校,由于学校缺老师,所以刚走进校园,就有机会接手一个“差班”,让我当班主任。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我十分珍惜。而过度的在意和紧张,让我在课堂上容不得任何一个学生分心或走神儿。哪怕是学生瞬间溜号,也会在我的一声断喝中被凶狠地拽回来。有一天,一个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竟然在上课的时候观看窗外天空的云,这自然逃不过我的眼睛,也受到了我严厉的呵斥。但从此,这个学生一反过去对地理的喜欢,开始处处与我软对抗,成绩是一再下降。就在这时,我在书中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你不要大声斥责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不注意听讲、做不安稳的坏典型。我劝你轻轻走到他眼前,握住他的双手,把他从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

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他在提醒我要懂得孩子,并允许孩子有那么一刻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要做的是轻轻地帮助他学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惊醒他、打断他、挖苦他,更不能以粗暴的方式毁掉他的尊严和信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改变自己的一些做法: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我不再简单粗暴地罚他背书或多写一些题,而会关切地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或者特殊原因;当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时,我不再用扔粉笔头砸醒他,而会走过去问他是不是晚上又熬夜写作业啦;当学生学习上有了小进步的时候,我会及时表扬,并鼓励其再接再厉......这样做,有时会让我发现被自己疏忽了的学生的情绪,有时只是挽回了学生一个小小的错误。但日积月累,学生调动了自我潜能,有了向学之心,他们就会在我的理解和尊重中,悄悄回到应走的道路上来。

“两心”,在潜移默化中创造奇迹

教育学生需要“爱心、耐心”。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会赋予教育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能使“一切皆有可能”。爱是责任、是宽容、是欣赏、是春风化雨,是铁树开花。优秀的老师,一定是充满爱心的人。有时候,有了爱,学生并不一定能感受到这种爱,诸如父母也爱孩子,可是孩子并不领情。爱学生,还得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而且还得让学生也学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不但可以温暖师生的心,还会诞生一个又一个教育“神话”。有了爱,学生才会亲近你、信服你、甚至崇拜你,这种特殊的向师性,会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演绎无数的精彩。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不是多么生动的教材,不是多么博学的教师,不是多么高效的教育方法,而是那种源自教师内心深处的爱,基于爱的对话:一个眼神,一份目光,一个动作,一句言语......有位老师曾经这样形容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就像你面前的镜子:你乐观,他活泼;你上进,他努力;你严谨,他踏实;你沮丧,他颓废......”我相信我们满眼有爱,学生一定积极自信、宽容友爱,无论他或她是否聪明过人,都能在教师爱的包容下茁长成长。

世界知名教育专家兰本达曾说“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耐心是一种优雅的涵养,是一份宠辱不惊的淡定。耐心是善解人意的抚摸,是满怀希冀的期盼,更是对教育的坚守:精诚所至,金石所开。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有多长,教育就有多长。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心沉静了,爱就升腾了,奇迹就会出现了。

“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站在孩子的角度自我教化,一切的教育智慧不请自来。”我很欣赏这个观点。对人的一生而言,教师的“教”显得太短促了,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因此,我们要做的是等待;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子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养成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热爱我的职业,始终对教育有一颗虔敬之心。每一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遇。我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一粒激情饱满的种子,播撒在这片肥沃而广阔的土地。我期待着在这场诗意的修行中吸纳营养,茁壮成长!今后,我会把我的所学融入我的工作,学以致用,不断前行。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2-09-28 11:06:06

教育反思

最新教育反思

推荐教育反思

热门教育反思

热评教育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