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育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我心中的教育 作业周期 : 2022-07-15 2022-09-15

高中研修坊

作业要求:

SourceURL:file:///home/huanghe/桌面/六个一百第三阶段/教育教学反思.docx

我们都是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最短的也有10年。对我们来说,教学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它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也将伴我们终生。所以,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或浓或淡的教育情怀,在我们的记忆中,必然珍藏有某个难忘瞬间,或者某个重大事件,或者某段师生情谊,心中也必然怀有一个教育梦想。请你以“我心中的教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文章,可以是随笔,可以是经验谈,也可以是计划安排。内容可以围绕上面的提示,也可以是更能触及你内心的教育往事。请将内容复制粘贴到对话框内,不必以文件的方式上传,这样方便批阅。谢谢!


发布者:高中坊坊主

我心中的教育

提交者:学员姚硕丹    所属单位:河南省襄城高中    提交时间: 2022-09-09 15:47:16    浏览数( 24 ) 【推荐】 【举报】



《乡土中国》反思 建议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面对的社会有哪些最基本的特点。
一、在去年上期对《乡土中国》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以下做法:
1.每周固定周四下午两节课进行整本书阅读,每次要求阅读两章,分7周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2.大部分学生能在70分左右完成正常篇章规定的学习任务,利用15分钟左右对核心概念及相关章节思维导图进行讲解梳理。
3.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分析理解文中的难点和核心概念。
二、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与反思:
(一)客观现实严峻
随着县城学习考取优质高校难度越来越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多地是为了取得成绩,以后考取优质大学,为了单纯地提升自己内在素养在而学习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整本书阅读”所需的时间多、在成绩上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所以,在“功利性”学习占主动的学习环境下,“整本书阅读”的开展存在一定困难。 
高中阶段,一切以高考为指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只要高考不考,即使教材出现,课标要求,也会将之“搁置”,形同虚设。比起课标要求,大家更关注的是成绩、一本率。虽然学校和年级领导很重视语文的整本书阅读,但学生在自习课堂阅读《乡土中国》,也会引起有些暂时班级成绩落后的班主任的不满,甚至把课本没收,时间不足是造成学生不能进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原因。 要有突破时间,线上线下结合,让学生可见初期的阅读任务,只要求学生不打折扣的全部读完,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掌握学生的阅读进程,助推其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建议开学前以暑期线上阅读与开学后线下阅读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完成阅读任务。暑期中, 学生普遍居家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类线上教学手段开展阅读进程监控,要求学生自定阅读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建议化大为小,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将整本书的阅读量划分为几块,学生每读完一块,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也可以提供一些阅读测验题目,要求学生完成打卡,以检验和督促学生的阅读。开学后,每周至少要保证两节课的自主阅读时间。 
(二)主观现状堪忧
以实际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很喜欢阅读课,或者说是喜欢在语文课上看书,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的学生是真的喜欢读书,也有的是希望借此对紧张的学习生活的进行调节,借着语文阅读课堂轻松一下,这更容易助长学生“浅阅读”的读书风气,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深度阅读、深度思考阅读习惯。 在“整本书阅读”时,只会泛读,略读,不知道将略读与精读结合在一起,其次,读书《乡土中国》这样的书要眼有所看、脑有所思,但是大多数同学只停留在眼有所看,仅仅停留在看上,不会有所思,阅读质量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读《乡土中国》存在困难,极少的学生能完成全书阅读也不太理解内容。 
 (三)“打铁功夫”要硬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地学习,完善充实自己。打铁还需功夫硬,整本书阅读是新兴的事物,新课标以任务群的形式呈现,所以,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不熟悉的、陌生的。这种陌生,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同时也对指导方法、教学策略的陌生。再加上分数是衡量教师和学生水平的风向标,教师为分数,重“刷题”轻“阅读”,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缺乏教学经验。实践中,有些教师没有走出单篇精读精讲的窠臼,从精读深析某一篇文章转战到对整本书中某个段落、某句话的深入赏析,与单篇阅读教学无异。对于此类现象,我们应审慎加以辨析,“换汤不换药”,与课程指向、教学实施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从根本上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与理念背道而驰。 我们必须用适合的方法助力学生阅读。整本书阅读既要微观精读,也要从宏观大局、整体全貌、高度引领的角度去教学。如果还是一味的精耕细作, 恐怕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整本阅读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殊不知,不肯、不敢放手,才是导致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能力难以养成的最大阻碍。真正抓准论点、抓准核心概念并不容易,但学生只有读多了,阅读量上去了,才能形成语感,才能在反复琢磨中慢慢积累个体阅读经验,慢慢形成抓取信息的感觉。没有这个过程,只会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把目光从单章文本中抽离出来,引导学生关注章节之间的逻辑结构。 如《乡土中国》并非一开篇就提出“差序格局”这个核心概念,而是先用三章的篇幅做许多“垫底””;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从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两个不同角度阐述了乡土社会与文字的疏离;再如第六章《家族》与第七章《男女有别》所阐释的都是让乡土社会呈现安稳秩序的重要因素,第七章与第六章形成了呼应、补充和深化。 全书从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讲起,谈到乡土社会的“愚”“私”现象,层层铺垫推进,到第四章终于创造性地提出 “差序格局”这个核心概念,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乡土社会群己、人我界限模糊的根本原因。新年代的中国农村,农民依赖土地并受缚于土地;改革开放浪潮中,我国农村也在悄然改变,费孝通笔下的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发生了变化。 
 教师必须自己先钻进去,广泛阅读文献资料、书籍,形成自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和思考,这样教学时才能以更宏观的视野看待整本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四)评价落实困难
无论是哪一个学科,在高中阶段,为了体现某一部分知识的重要,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将其以试题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中,用分数来测评学习效果,在试题的训练中提升素养,试卷测试成绩成为了评价一切的标准。上册的《乡土中国》的考查在试卷中出现的形式大多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这些文本的选择大多是对《乡土中国》的评价,即使不阅读课本也能够做题,所以也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下期的《红楼梦》阅读,也许是因为在课本上安排在第七单元,整个学期联考中没有考查与《红楼梦》有关的知识,今年的全国卷考试,虽然以《红楼梦》的为材料,与《红楼梦》知识有一点关系关联,但与写作的实质内容无关。

教学建议:
(一)、提升阅读兴趣
《乡土中国》是学术类著作,书中的观点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学生阅读这样的内容有很大的难度,读不懂、读不深、读不透书中的诸多核心概念,读起来费心思,书中所写的内容距离现在的孩子相距比较遥远,会造成较大的阅读障碍,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第一要务。
(二)、教师要先通读后施教
教师要先通读全文,再在学生阅读时随学生同步阅读。各个章节独立成篇,是抓住一个点串起来,还是只讲一个点,这是备课时要关注的。
(三)、时间要充分保证
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如何有效阅读是师生首先面临的问题,高一学生课程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阅读,是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四)、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阅读《乡土中国》要特别关注其中的重要概念,如"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等。这些都是作者从大量的田野调查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用以归纳某些现象,并从理论高度解释这些现象。抓住并理解核心概念,就掌握了阅读学术著作的钥匙。
(五)、联系现实生活
《乡土中国》的教学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要与现实生活和之前的阅读经验相联系,比如“差序格局”中对“私”的理解,可以和“智子疑邻”联系,也可以和生活中的一个老人联系,老人认为自己大公无私,这个“大公无私”很多是在“群己”中的做法。
(六)、考查评价要多样化
除了考试试卷中出现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建议进行专题知识竞赛,(下期我们进行了《红楼梦》知识竞赛以达进促使学生阅读,效果比较显著)专项写作,建议在下学期进行《红楼梦》阅读时和《乡土中国》联系等,比如:元春省亲、探春理家、雨村判案、香菱学诗哪个体现了《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2-09-28 11:00:19

教育反思

最新教育反思

推荐教育反思

热门教育反思

热评教育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