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的应用

  发布者: 闫辉    所属单位:荥阳市索河西街小学    发布时间:2022-05-30    浏览数( -) 【举报】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的应用

摘要:奥尔夫曾说:“音乐教师的作用不是去鉴定音乐素质的好与差,而是让学生心中的音乐种子去生根发芽。”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也重申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乐于学,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课堂效率

在音乐教育的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一堂音乐课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学生是否被音乐吸引,是否在体验音乐。而影响体验的快慢与深浅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音乐课的情境创设,良好的情境创设,会使音乐课充满精彩。有趣、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参与欲望,引起学生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将会大大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效果与质量。那么怎么在音乐课中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1.创设情真意切的教学情境.

音乐欣赏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悟能力的有效方式。通常情况下,音乐欣赏皆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感知和审美欣赏的过程。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和谐因素,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方能体现音乐教学的时代性。可见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教师应在和谐的氛围中注重表情达意,方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具体可如下操作:

(1)通过感悟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真情

让学生欣赏完音乐作品之后,应给其充分感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调动其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创设童趣意境,引导学生鉴赏。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作品的感情,外在的演唱形式,作品的体裁,可是对于年幼的小学生这些都显得过于抽象,难以深入理解。对此我运用创设童趣意境的方式,鼓励学生抱着童趣式的心态去鉴赏音乐作品,运用真情实感自主地对音乐作品进行讨论、理解,运用科学合理的观点对音乐作品进行正确归纳,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2.重视语言艺术描绘情景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不经意地使用语言.谁也不会意识到语言的特殊性。但当老师巧妙地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神奇的妙用。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引起共鸣的过程。给小学生上音乐课,要尽量做到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以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富有情感性。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音乐教学工作要有浓厚的兴趣及执著的追求。进行教学时,要满怀着激情,以丰富的表情和学生熟悉亲切的教学语言,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才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才爱学音乐,从而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以语言美充分展示音乐学科内容美,激发师生对美的共同感受并赋以鲜明的情感色彩,以此来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内部情感动力。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老师因此既要成为音乐作品的欣赏者,又要成为音乐艺术的传播者。引导学生也乐于去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3.创设温馨的教学情境,去感染学生

《新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培养学生在音乐上的创造能力应是音乐教学永不过时的主旋律。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体现音乐教学时代性的主要标志。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创造活动中,可分为即兴与非即兴两类。而前者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潜能,后者则体现了学生在模仿前提下的创造意识。而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创造能力,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音乐是具有较强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给学生创设一个温馨愉悦的情境,让其全身心的放松,唯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激发学生在音乐上的创造能力,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表现出很高的创作欲望。

4.合理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进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课的学习有赖于个人的情感悟性,这就要求音乐教学形式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成了我们教师的好帮手。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动静结合的表现方式,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化难为易地解决歌曲难点。在教学《愉快的梦》这首歌曲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画面:在蔚蓝的大海里悠悠飘荡着一只小船,慢慢地飘向一座孤独的小岛,岛上放射金光……将安静的情境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沉浸在其中。在把抽象的现象形成具体的东西,学生也就学得有趣,学得扎实。集音、形、色、像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创作的欲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录音、录像、投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丰富表现力,它能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把许多看不到、摸不着的事物现象和场景再现,调动学生多感官受刺激,从而能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诱发他们的认知兴趣,把他们带到兴趣横生的环境中去探求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学习。

5.结束语

总之,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想像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景。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附件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