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校本研修成果

  发布者: 林炎萍    所属单位:荥阳市龙门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2022-06-02    浏览数( -) 【举报】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外部条件,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设定的且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一种教学氛围。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体验通过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景创设的时候,我们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原则之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人们所认识到的教育规律。它是客观事实、教育活动的生命。我们在教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科学正确。如果不能保证科学性,创设的情境再好,学生再乐于参与,它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首要原则就是要体现科学性。要对教学内容、表现形式、视听效果有一个周密性的安排,这样才能让我们创设的情境更能体现出科学性。

原则之二:发展性

发展性指的是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个性化、主体性的发展特点。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鼓励他们运用原有、新知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制作旅游攻略。创设这个情境的时候就遵循了发展性原则。遵循发展性原则的时候,还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及信息技术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设合理的情境。还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创设,与所学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相联系,把握情境的尺度,符合学生的认知。

原则之三:目的性

信息技术学科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到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虽然每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科目标我们也要明确。所以无论我们使用任何方法去创设,都要按照教学内容、目标、进度等创设情境。比如《网络知识知多少》关于录取通知书丢失这个例子,我们创设这个教学情境的时候,就是为了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第四条。

原则之四:灵活性

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有效的去调控课堂的动态生成,让我们的原则在创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动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案调节。除此之外,遵循灵活性原则的时候,我们还要遵循从实际出发,及时吸收反馈信息,灵活处理我们在课堂上的遇到一些实际情况。

原则之五: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感兴趣,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我们要遵循趣味性原则。遵循趣味性原则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选取、素材的选取(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年龄特点、难易适中(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适合本年龄段的孩子)。比如《谜语故事猜猜猜》通过学生感兴趣猜谜语的形式来学习汉字的录入。

原则之六:结构性

结构性指的是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创设情境体现结构性原则的时候,要保证教学情境与内容相一致。比如《谜语故事猜猜猜》学习汉字的录入。由猜写单个汉字、猜词语到猜故事结局。在课本中他们分属于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学会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把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放在一起,形成一课,这就体现了结构性的原则。遵循结构性原则的时候,我们还要关注课程知识结构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联系、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及步骤、设计和组织教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创设情境呢?

(一)借助活动创设情境

学校每学年都会举行一些活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与参与。还有老师自创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猜谜语、讲故事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你能把谜语的谜底输入到计算机屏幕上吗?由此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汉字的录入》。这种活动情境的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猜单个字谜、猜词语、猜故事的结局,既有单个汉字的输入、也有词语的输入,还有整段的输入。这种借助活动创设情境,是小学信息技术情境创设常用的一个方法。

(二)借助作品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比较好作品。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通过播放已有的作品,让学生观看产生共鸣,由此萌发:我也要做出这样好的作品。比如《认识画图软件》,可以通过画图软件播放好作品,产生共鸣:画图软件可以制作出这么优秀的作品,然后进行作品创作。再如利用word软件进行图文混排学习的时候,也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好的作品,借助优秀作品引发情境,从而提高对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借助作品创设情境,这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常用的一个好方法。

(三)借助节日创设情境

 中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学生都很熟悉,我们可以把将这些节日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通过节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借助中秋节进行演示文稿的创作,创作一个体现中秋节文化的演示文稿。这种借助节日创设情境,也是小学信息技术情境创设常用的一个好方法。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大家都有什么好的想法?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个儿童节演示文稿,在这个演示文稿里面,你发现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穿插进来的?你能不能也设计一个六一儿童节的作品?这就是将孩子们特别喜欢熟悉的节日作为一个素材来进行情境创设。

(四)借助电子游戏创设情境

借助电子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如何借助电子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呢?在课堂上,先让学生玩一会儿游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最后进行学习。比如学习《循环结构》的时候,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款电子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孩子们肯定都想玩,然后老师挑选两个学生来老师的电脑上玩迷宫游戏,怎样让小球顺利的到达终点。通过玩游戏引发学生交流思考,从而引入到将要学习的内容《循环结构》,如何搭建出循环结构这样的动画。这是借助电子游戏创设情境,这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一种方法。

(五)借助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中提取素材,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色。如何借助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这需要老师熟悉周边的环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比如担任小导游,学习ppt动作路径,通过ppt做一个旅游攻略小动画,通过借助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从而引发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

(六)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在课堂上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情境,比如说健康上网问题。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你会上网吗?你用网络做什么?你如何控制上网时间?通过系列性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利用问题创设情境,需要我们关注问题是否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否则通过问题创设情境就会失败),而且这个问题一定要具有层次性、系列性(从易到难),而且问题要真实,是在真实的发生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七)借助热点或电视节目创设情境

关注一些热点、学生喜欢的一些电视节目来创设情境。比如以《准考证丢失》为例,教会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提升辨别网络信息的意识。借鉴《男生女生向前冲》这样的电视节目,通过分组竞赛,把全班同学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进来。

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创设怎样的情境,都应当遵循情境创设的原则,充分体现教育目标,充满美感和智慧,能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主动探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目的。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