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研修日志

  发布者: 林炎萍    所属单位:荥阳市龙门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2022-05-30    浏览数( -) 【举报】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教学领域的高频词汇。老师们也越来越迫切地想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到各个学科,又细化为学科核心素养。什么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呢?本次培训通过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这个课程,我知道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从个性和共性的角度出发,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分析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又兼顾总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课程有四个内容,分别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渗透原则和渗透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分享了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通过学习,我从中获得一些收获。

一、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信息意识水平可直接反映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因此,培养信息意识就是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信息意识呢?

创设一定的信息情境,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信息意识。比如在学习程序设计《小蜜蜂飞起来》,先让学生观看小蜜蜂在屏幕上飞来飞去,然后让学生观察动画并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通过创设这样的信息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二:“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问题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将其迁移到与其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它是一种思维方式,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分析思考、实践求证、反馈调试逐步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实践求证,以及反复修改与调试过程中渗透计算思维。以《制作烟花动画》为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烟花动画,思考与实践体验掌握制作烟花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反复修改与调试,在此过程中渗透计算思维。

三、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与工具,创作信息技术作品或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比如创设数字化学习,制作旅游攻略,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工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这样一个数字化环境的搭建来发展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核心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的老师,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并让其适应这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才能渗透发展他这方面的核心素养。

四、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之四:“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是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其内涵是: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尊重公共规范,既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的个体合法权益,也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更注重人的教育一立德树人。人们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安全、道德和法律问题,它在产生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可能存在巨大的隐患和伤害。因此,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掌握必要的应对能力和技术,信息技术教师责无旁贷。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的过程逐渐形成正向、理性的认识信息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图形处理抠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正向的理性的认识,增强信息社会的信息责任感。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关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还要自身提高素养,提升能力,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