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一)】小学语文2坊 作业周期 : 2022-04-22 2022-07-31

小学语文2坊

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提交一份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可以是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是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 word 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 20 分钟)
3.请在7月31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李洁平

【研修作业(一)】小学语文2坊

提交者:学员鲁伟良    所属单位:荥阳市索河西街小学    提交时间: 2022-06-21 08:27:26    浏览数( 0 ) 【学员自荐】 【举报】

《小猴子下山》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主备人:鲁伟良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识字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基于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及本期前几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猴、结、掰”等12个生字的读音,能按照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块、非、常、往”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下山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3.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说出要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以后才能去做另外的事情,否则一件事也做不好

评价任务

1.通过认读生字卡片、自读、赛读,读准12个生字的音。通过师范写,生观察生字占格位置、练习写等方式,会写“块、非、常、往”等7个生字。

2.通过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小猴子下山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3.通过合作交流知道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只有经历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评价检测识字写字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及标准

教师活动

能正确认读“猴、结、掰”等12个生字,能按照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块、非、常、往”等7个生字。

环节一

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活动一

猜谜语。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 ——(打一动物)

读准“猴子”轻声(评价部分目标一)

导入新课

活动二

借助拼音读课题。

环节二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活动一

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语气和语调,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指名正确认读,开火车读“猴、结、掰”等12个生字。

 (评价部分目标一)

 

 

 

 

相机指导

会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的书写“块、非、常、往”等7个生字(评价目标一)

 

指导书写,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活动二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 

(1) 读课文时要读准音,看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圈画出课文生字,再多读几遍。

活动三

1.读一读“掰、扛、扔、摘、捧、抱”这六个词语,做出相应的动作区分动词。

2.通过指名读、分组读、赛读等方式读词语。

活动四

1.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块、常、瓜”等七个字的占位。

2. 学生按田字格上生字的笔顺书空练习。 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下山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环节三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活动一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划出来,小猴子看见了什么,用“~~”划出来。

2.同桌互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出小猴子下山的路线。玉米地 → 一棵桃树底下  → 一片瓜地  → 跑进树林里

积累:

()又()又()

桃子:摘 捧 扔

西瓜:摘 抱 扔

兔子:追

完成目标二

指导朗读

活动二   

小组内讨论,完成:

1.小猴子下山都到了哪些地方?

2.小猴子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都长得怎么样呢?

3.看到这么多好东西,小猴子心情怎么样?它又是怎么做的?

活动三

1、 班内交流。

2、 看图复述课文。

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说出要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以后才能去做另外的事情,否则一件事也做不好

环节四

体会结尾,拓展练习

活动一

小猴子为什么空着回家了?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

知道做人不能喜新厌旧,做事情要专一。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经历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评价目标三)

 

指导说话

活动二

通过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想法?

环节五

拓展延伸

 

当小猴子第二次下山时,他又会怎么做的呢?发挥自己的想象讲给身边的同 学听。 

 



 

板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桃树下          又()又()

西瓜地          做事要专心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2-06-28 16:29:2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