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 修作业】初中历史坊 作业周期 : 2022-05-23 2022-07-30

初中历史坊

作业要求:

请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提交一份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可以是一课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是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此项研修作业请先在word 软件里编辑好,然后以附件的形式提交。

3、请在7月30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陈春霞

【研 修作业】初中历史坊

提交者:学员潘倩倩    所属单位:荥阳市龙门实验学校    提交时间: 2022-07-11 13:06:49    浏览数( 0 ) 【学员自荐】 【举报】

8 经济体制改革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史八年级下册第8,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7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历史决策具体实施阐述,主要讲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分别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本课包括三个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介绍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变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一目,着重叙述了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政企分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决策的理性知识,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坚定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的强国之路。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较为系统的历史学习,阅读分析、提取信息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他们享受改革成果,却对改革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缺少直观体验,理解问题比较肤浅,难以通过改革成就表现认识其实质,难以理解教材中提到的专有名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视频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影音资料和课本材料,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城乡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通过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改革前后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民族复兴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意义。

教法学法

教法:教师收集相关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法:学生在课前搜集身边的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变化及发展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建党百年》第三十四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人生死文书

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为何会有18个农民签下“生死文书”以求生存?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子目,作读书标记。

2.根据教材第一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3.根据教材第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1)结合教材第40材料研读,分析为什么要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为更好地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做出了什么决策?(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如何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和经营责任制;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根据教材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1)在哪次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是什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

(3)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意义是什么?(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教师小结:学了这一课,大家要明白,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吸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所以,大家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长大了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四、课堂活动

向学生展示改革前后农村和城市不同经济面貌的对比,让学生从中获得直观的认识,加深对改革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五、练习与检测

利用《基础训练》进行检测反馈。

六、作业布置

1.寻找采访自己身边改革开放前后不同的社会生活变迁故事一二则

2.预习第9课《对外开放》。

板书设计

 

 

 

 

 

【课本问题探究】

材料研读(40)

克服大锅饭的弊端,调动企业和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

课后活动

1.

政企职责不分              

分配制度大锅饭  

经营承包责任制

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企业没有自主权  

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2.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七、教学反思

经过资料的补充和学生自己搜寻的资料,本课学生掌握的历史背景和史实较为清晰,但是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马分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专有名词,学生不易理解,需做题遇材料,才能不断丰富史实。


附件

  • 八下教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doc 下载 预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2-07-11 14:50:52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