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 修作业】初中历史坊 作业周期 : 2022-05-23 2022-07-30

初中历史坊

作业要求:

请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提交一份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可以是一课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是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此项研修作业请先在word 软件里编辑好,然后以附件的形式提交。

3、请在7月30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陈春霞

【研 修作业】初中历史坊

提交者:学员李春红    所属单位:荥阳市第二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22-06-02 08:33:54    浏览数( 1 ) 【推荐】 【举报】

设计人:      李春红              备课时间:__2022年6月2日_____       编号:______

课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的表述:

1、读《红军长征路线图》“重走长征路”,说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在图上标出长征开始和结束的地点、遵义、赤水、乌江、大渡河、泸定桥等地。

2、通过分析材料、观看视频,“众议长征路”,讨论归纳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意义,提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讲故事”“读诗歌”等活动,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思考长征胜利的原因,感悟长征胜利的意义,实现“再铸民族魂”。

 

设置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要求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课程内容)

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教学活动建议)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经过和和历史意义。本课教材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转折点,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而奠定了基础,它所体现的长征精神更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十年来,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正在成功进行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也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并且反映长征的电影电视材料众多,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优越,红军长征的苦难能给他们以震撼的感觉,相信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

评价任务的设计:

1、分组交流自学问题的答案,并通过“我最快”抢答活动,反馈自学情况。

2、小组合作绘制《长征路线图》,说出长征的路线,并在图上标出长征开始和结束的地点、遵义、赤水、乌江、大渡河、泸定桥等地。

3、通过分析材料、观看视频,讨论归纳长征开始的原因、遵义会议的意义等,提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4、阅读材料,讨论归纳长征胜利的原因;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增强新时期践行长征精神的自觉性。

设计意图:

1、自主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知识抢答”的方式,巩固基础知识。

2、重走长征路:“软件介绍+绘制简图“的组合,落实课标中“教学活动建议”的要求。完成学习目标一

3、众议长征路:通过一、二、三、四反围剿和第五次饭围剿的对比,归纳长征的背景;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材料,讨论归纳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完成学习目标二。

4、再铸民族魂:通过讲故事、阅读材料等,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新时期践行长征精神的自觉性。完成学习目标三

 

教      学      设      计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教师活动

目标达成情况

反思与评价


一、联系现实,导入新课

 

注:教师导入新课后,要及时在白板上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郑州市“大众重走长征路”启动仪式图片》,并进行图片解说:80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经历了千辛万苦。80年后,2016年7月3日,郑州市“大众重走长征路”启动仪式在郑东新区如意湖畔举行,数千党员群众参加了此次活动。在纪念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的光荣日子里,让我们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情。



 

 

 

 

 

 

 

 

 

 

 

 

 

 

 

 

 

 

 

 

 

 

 

 

 

 

 

学习目标一:读《红军长征路线图》“重走长征路”,说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在图上标出长征开始和结束的地点、遵义、赤水、乌江、大渡河、泸定桥等地。

 

 

 

 

 

学习目标二:通过分析材料、观看视频,“众议长征路”,讨论归纳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意义,提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目标三:通过“讲故事”“读诗歌”等活动,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思考长征胜利的原因,感悟长征胜利的意义,实现“再铸民族魂”。

 

 

 

 

 

 

 

 

 

 

 

 

 

 

 

 

 

 

 

 

 

二、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找出下列问题并在书上标注出来)

(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原因

由于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党中央被迫放弃___________,进行_____。

2.遵义会议

(1)时间:_______年1月

(2)内容:集中全力解决____________,取消了______;肯定_________。会后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__________。这次会议______,挽救了_____,挽救了_______,是______________。

(二)长征的胜利

1.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_______,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_______,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接着,红军北上,强渡_______,飞夺_______,翻过高耸人云、白雪皑皑的_______,通过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_______,进入甘肃。

2.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根据地的_______,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3.长征的胜利结束:_______年_______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_______,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______________,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4.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____________,保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活动一:重走长征路

 

 

 

 

    活动二:众议长征路

材料一:

上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下联: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刘白羽反映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对联

御敌于国门之外

——第五次“反围剿”的口号

问题:阅读材料,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

 

 

材料二:遵义会议视频

 

材料三:(长征开始时)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长征;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由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至剩下三万多人。(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打破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陕北会师;长征胜利。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时间,以遵义会议为界,分为前后“两个14年”。前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迫由城市转向农村;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后有长征胜利,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

问题:阅读以上两段材料,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在观看视频和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完成遵义会议一览表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活动三:再铸民族魂

1、长征中有太多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记忆深刻,你能说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么?

 

你还知道与长征有关的诗词吗?反映长征主题还有那些艺术形式?

 

 

2、阅读下课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毛泽东《十六字令》作于1934-1935年

材料二: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李本深《丰碑》摘抄

问题:(1)正像作家李本深《丰碑》结尾中所说的那样:“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读以上两则材料,概括一下长征胜利的原因。

 

(2)毛泽东眼中的长征:“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外国人眼中的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结合本课学习,谈谈你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设计抢答活动,检查自学情况

答案:

1、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战略转移

2、(1)1935;

(2)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3)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革命;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1.四渡赤水河;渡过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大雪山;草地

2.吴起镇;

3.1936年10月;甘肃;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4.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利用身边的资源,标出长征路线。

 

 

 

 

通过材料对比,归纳长征的背景,提高阅读、归纳能力。

答案: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观看遵义会议的视频材料,找到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通过阅读材料,概括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完成表格,知识梳理。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通过讲故事,感受“长征精神”

《丰碑》《一袋干粮》《七根火柴》等;

诗歌:《七律·长征》;   影视、绘画、歌曲等

 

 

通过阅读材料,能够找出关键词,建立与课本知识的联系,讨论长征胜利原因,提高分析能力。

 

坚定的信仰,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各族人民支持等。

 

 

通过讨论,概括“长征精神”内涵,及践行“长征精神”的意义。

 

 

 

提出自学要求,设计“我最快”抢答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介绍软件使用及要求,

结合教材地图,组织学生绘制简图

 

 

 

 

 

 

 

 

 

出示材料,引导学生讨论

 

 

 

 

 

 

 

 

 

 

出示视频材料,引导学生静心观看,找出与课本相关的有效信息,回答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通过“讲故事”“读诗歌”等活动,让学生从中感悟到长征精神,思想受到熏陶。

 

 

 

 

 

 

 

 

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面对挑战的乐观精神等。80年前需要长征精神,80年后的今天仍然需要长征精神。

 

 

 

教师以长征路线的图示式板书作为小结。

 

通过抢答形式检查学生基础知识达成情况

 

 

 

 

 

 

 

 

 

 

 

 

 

 

 

 

 

 

 

 

 

 

 

达成目标1。

(课堂检测第2题、第4题检查此项达成情况)

 

 

 

 

 

 

 

 

达成目标2

(课堂检测第1题、针对此项达成情况检查。)

 

 

 

 

 

 

 

达成目标2

(课堂检测第3题针对此项达成情况检查。)

 

 

 

 

 

 

 

 

 

 

 

 

 

 

 

 

 

 

 

 

 

 

 

达成目标3

(课堂检测第5题检查此目标达成情况)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当堂识记,加深印象。

对教材的整合,激发兴趣,便于识记。

 

 

 

 

 

 

 

 

 

 

 

 

 

 

 

 

 

 

 

 

 

学生首先分组观察研究《长征》路线图,然后绘制简图,脑手并用。

 

 

 

 

 

 

 

 

 

 

出示材料,通过对比,便于理解。

 

 

 

 

 

 

 

 

 

教师要及时点拨:

会后确定了军事上由周恩来、毛泽东等负责,要关注“会后”。

 

 

 

 

出示材料,通过对比,概括遵义会议的意义,突破重点、难点。

 

 

 

 

 

 

知识巩固,及时反馈。

 

 

 

 

 

 

 

 

 

 

 

 

 

 

 

 

 

 

结合长征胜利的意义,感悟“长征精神”,学习红军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将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予以渗透,不可能短时间内得到体现。

 

 

 

 

 

 

 

 

 

 

 

 

 

 

 

 

 

 

 

 

 

 

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列知识框架、学生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等)进行课堂小结,不必局限于这一种方式。

作业/拓展

当堂测试:

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检测学习目标二)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红军长征的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检测学习目标一)

①遵义会议    ②湘江战役    ③飞夺泸定桥    ④四渡赤水   ⑤巧渡金沙江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④⑤③       C.②①④⑤③        D.①②③④⑤

3、“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                                                       (检测学习目标二)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4、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检测学习目标一)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5、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对“长征精神”的正确理解是(   )                                                                                                         (检测学习目标三)

①革命英雄主义   ②革命集体主义   ③革命乐观主义   ④个人自由主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1、D   

        2、C     

        3、C  

        4、C 

        5、C

教学反思

1.目前郑州市倡导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即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三者的一致性。本节课在设计时按照“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学习目标、环节设计和评价任务的一致性。

2.历史是时序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在设计时努力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就本节课而言,突出体现为:依据《长征路线图》,说出长征的路线。训练学生依据事情发展的先后来理清事件发展的顺序,实现重点内容的牢固掌握。

3.历史是时代感很强的学科,“以史为鉴”始终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历史教学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几个人”“几件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说起,最终回归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  

4.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设计时,先通过自主学习和抢答,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个初步感知;然后采取一线多点的方式,以“长征路线”为核心,设计三个环节的合作探究活动:通过“重走长征路”活动,会说出长征的路线;通过分析材料“众议长征路”,概括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意义;通过讲故事等活动,实现“再铸民族魂”。

5.图文结合和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最显著特点。本节课力图通过《长征路线图》,让学生能够说出长征的过程,并能在图上标出长征的重大事件,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另外,阅读和分析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也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我们设计了材料分析题,鼓励学生思考、学会抓住关键词,找出与课本知识的联系,训练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希望通过这些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熏陶。

6.图示法是历史板书设计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本节课通过图示来显示长征的路线,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

7.不足之处:关于感受长征精神环节,深度不够,应当在创造氛围,激发情感上,设计更新颖、高效的策略。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2-06-13 08:57:0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