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2017-01-06  发布者:卓旭东  浏览数( -)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官渡之战奠定统一北方基础,赤壁之战促使三国形成,三国经济,卫温抵夷洲。

  2. 能力目标

    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少胜多战役】及对重要历史人物评价。

    教学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对曹操、孔明评价。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条件,对战争胜败原因分析,如何评价曹操、孔明。

     

    分析:

    1、曹操集团因“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成为主流的政治原因是什么?【人们观念】

    2、拥有强大实力的曹操为何许久不废汉称帝,其中政治原因是什么?

    3、势力较弱的刘备集团为何能成三国鼎立中的一足?

    教学过程

    引入

    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

    多媒体播放东汉末社会背景视频【包括曹操:白骨******

    多媒体播放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诗词

           一、官渡之战 

  1. 曹操壮大实力措施

    A、“挟天子以令诸侯”

    作用:使曹操集团避免边缘化而成为主流

    B、兴民屯、兵屯

    作用:粮草足,兵源深厚。

    C、重视人才【光脚迎许攸】

    作用:保证决策正确。

     

  2. 致胜计谋:火烧乌巢屯粮。【四两拨千斤】

  3. 结果

          二、赤壁之战

  1. 刘备南奔与孔明出山

  2. 孙刘结盟

  3. 实施连环计,火烧连环船【借用火力】

    【多媒体播放视频】

  4. 曹操、刘备、孙权政权实体【强调刘备】

  5. 影响

          三、三国鼎立

    1A220年,曹丕立魏国称帝,都洛阳,东汉亡。

       B221年,刘备立蜀国称帝,都成都。

       C222年,孙权立吴国称王,后建都建邺,三国形成【示意图】。

    2、三国经济

    3、卫温抵夷州

    四、反思

    1、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使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思想融入课堂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2、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网络平台,便利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交流、借鉴,提高的学习效率。

     

     

附件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