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应该重视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效的操作活动。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本节课,我试图通过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由结合”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中实现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点: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二)技能训练: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认知策略:运用知识的迁移,用“化曲面为平面”的方法得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圆柱体表面积的不同情况,并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类比推理而成功地获取知识,并能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出自己探究发现的快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广泛,激发起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点:
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难点:
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课前准备:
课前检查学生们做的圆柱体,明白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抽了其中几个比较典型的(做得好的和做得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感受。
生1:我在做圆柱体的时候,先做好一个长方形,再做两个圆形底面,但底面做小了,盖不上。
生2:我在做圆柱体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两个底面又做大了,盖过了。
师: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那么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们有的同学还是做得很好的,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3:我在做圆柱体的时候,不是他们这么做的,而是先做好两个面积相等的底面,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再以它们的周长加一厘米(这一厘米用来粘贴)为长做一个长方形,最后把它们粘贴起来就是一个比较规范的圆柱体了。
师:向全班学生展示生3做的圆柱体,并肯定确实做得比较好。同学们讨论一下,前两位同学和其他做得不太好的同学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生4:前两位同学没有注意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所以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要先做好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在算出它的周长,并把这个长度作为长方形的长画出侧面,还要注意到留一点宽度来粘贴,这样就不会出现上面的问题了。
……
(课前准备点评:通过师生对话,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通过设疑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为新授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师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先猜想,然后说说,再操作验证。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学生要说清楚展开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么不同的图形?展开的形状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
1、独立操作 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教师提问: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我们将圆柱体的侧面(也就是这个包装纸)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3.操作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观察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
独立操作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4.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5、小组汇报。
生1:我用的方法是测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用S=πr2算出底面积,用S=2πrh求出侧面积,最后用侧面积 底面积×2,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生2、我用的方法是测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用S=ch求出侧面积,r= 求出半径代入S=πr2求出底面积,最后用侧面积 底面积×2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生3、我测的是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我用S=πdh求侧面积,用r= 求出半径,再用S=πr2求出底面积,最后用侧面积 底面积×2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点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