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研学日志---学校信息技术方案

  发布者: 徐冰    所属单位:富锦市第十一小学    发布时间:2022-08-10    浏览数( -) 【举报】

一、实施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将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与学的转变、加强课程整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推进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转变与进步。
二、学校现状特点分析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第十一小学始建于1983年,位于富锦市西郊地处城乡结合部,全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名。在编在岗教职工25人,在这里就读的学生,来自于我市幸福社区19、20、21组和中胜、利民两个行政村。由于学校学生家长自身的文化层次较弱,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到5%左右。家庭电脑的拥有率和上网率都偏低,不过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实施,家长的信息化意识也会随着学校的发展有所提高。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德育为先,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和谐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学校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班班配齐先进的教学设备——希沃白板,办学条件日趋改善。
我校信息化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大部分教师虽已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快速提高教学业绩,但对如何提高和发展,认识比较模糊。
2.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缺乏深入了解,对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教育媒体如何跟课堂教学和教室环境设计三者相适应的研究相当不足。 
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1.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缺乏,导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缺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指导。 
2.课件制作问题上认识不足,有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3.骨干学科带头人对信息技术指导和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多次相应的教科研活动带动应用的开展。 
4.信息设备不足,无法发挥应有功能,学校办公电脑趋于老化。
5.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评估、教学管理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相应配套政策没跟上。
三、发展目标: 
第一,建设并完善学校应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
第二,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第三,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基于校本培训,开展多元培训,加速学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第四,开展课题、专题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第五,完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第六,完善教师成长电子档案,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评价体系。
四、实施策略:
立足学校,局部推进,总结经验,带动全体。
五、实施方案
(一)建设并完善学校应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
1、建立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
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设立,为实验项目有条不紊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1)由校长亲自担任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定期召开学校信息化推进会议,了解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合理规划。
(2)学校中层管理人员以信息化管理为已任,分别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及反馈领域实施计算机管理,尤其是校务、教务、总务、档案、人事管理、学籍管理等,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3)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实效显性和相关的会议记录。
2、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制度
制度是实验持续的支撑,形成稳定的制度资源,对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1)修订和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房、网络、常规媒体、多媒体教室、资源库等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的管理制度,教师学生培训制度、计算机网络使用检查评比制度、考核奖励制度和信息化课题资料管理制度等常规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
(2)建立和完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专业培训、教研活动中教师教育信息应用意识、态度、能力等评价体系,使评价过程成为被评价者自我表现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内化、自我完善的教育过程。
(二)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营造校园信息化环境,让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里。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努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教育生态品味。
(1)以创建信息化应用先进校为目标,全校师生集思广益,对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形象精心规划、整体布局、实践调整。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征集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行动口号、会标、标语牌等视觉识别系统。利用学校的走廊文化,开设信息专廊。
(2)学校、班级、各部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电脑月、科技月、艺术月、体育月、读书月等活动,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校园主题文化月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不同教育内涵和文化追求。
(三)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基于校本培训,开展多元培训,加速学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1、构建多元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多种技能,为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促进全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1) 专家培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定期的邀请市教育局信息科专业人员与我校信息员组成的学习小组,对教师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应用能力培训等。(包括电子白板应用、电子杂志的设计、网站的建设等专业技术)
(2) 校本培训。校本自培是我校的优良传统,发挥她的优势,挖掘学校的资源,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对全校师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3) 互助培训。教师可以根据网络信息浏览,组室活动,教研活动,沙龙活动等多种灵活多变的自主方式进行自我或者同伴互助,探讨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教与学的实际问题。这是一种自发的、不定期的、随机的、简洁、便利而又和谐的培训方式。
2、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各种实践尝试,培养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素养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效教学,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1)网络教研。定期、定人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讨活动。不定期不定人的监督常态课。全员开展网上说课、评课、反思,课堂实录,电子备课,教案探讨,远程教学等实践活动。
(2)学习平台。以语文组为实验对象,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库,结合学生实际,各年级语文教师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的网上资源。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有配套年级段的课内课外的阅读资源,教师指导策略,练习设计,在线指导和交流,师生新资源的生成等内容。鼓励学生积累身边的阅读资源。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丰富和扩大学习资源。
(3)构建校本教材。结合学科本身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破课程的安排,以主题式的模块为具体内容研发e-book的电子阅览校本教材,突出学科特色。
(四)开展课题、专题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科研引领,实践论证。以校为本,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各层面应用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校信息化氛围。
(1)以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现状为基础,以学校各部门自身的特点为抓手,统筹规划学校教育科研,确定科研重点,确立研究课题。 
(2)召开科研规划会议,诊断各个教研组的薄弱之处和触及良好的发展之处,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切实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五)完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1、建设具有学习管理化的网络平台 
(1)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校内局域网与外网的互连,为信息交流和教研合作,为学校快速获得最新教学成果及技术合作的信息创造良好的通道。 
(2)务求实用、经济、高速、可靠、安全,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并将计算机引入教学、教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
(3)在财力可及的情况下建立远程教育系统。
2、同时通过教研组特色网站的建立,为教师、学生提供、充实教育信息资源。在实践反思总结中推广教育信息化应用做法和经验。
随着网络的健全,管理平台、软件开发应用平台的成熟,对交流课件、教学资源积累的需求量上升,对教师的要求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学校要配合、组织好更高层次的师资培训工作,重点是如何运用网络组织教学。
(六)完善教师成长电子档案,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评价体系。
通过人文性的关怀,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发展教师专业团队,完善教师成长电子档案成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加速度。
(1)建立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制度。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电子资料包,制作个性化教师电子荣誉手册。
(3)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交互平台,做个体心理案例。
六、组织领导与管理 
1、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施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项目推进各项工作的安排、协调。具体安排如下:
领导小组组长:齐晓莉
     组 员:徐冰 徐长彤 李明月
工作小组组长:胡智慧 魏爽 董文明
      组 员:班主任 、任课教师
2、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责为制定发展规划、计划、筹措经费,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各部门共同工作,检查、评估、督促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3、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教研组,指导学校教育技术工作。
七、近期目标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强化管理,构筑信息化管理网络。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建立三级领导小组:校级(校长、副校长);中层领导(德育组、安全组、学科组、信息组);学科级(各学科教师)。
教育信息化小组职责为: 
①实施、维护校园网建设工作。 
②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发展,搞好局域网、计算机室、等硬件建设。 
③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推进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 
④推动学校软件的开发与建设。 
⑤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 
根据我校实际,教师的培训着力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初步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模式的探究,掌握网络条件下所必须的技能。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使网络学习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模式,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课堂的模式。
3、信息技术教育方面。 
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的培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创作活动,收集学生作品。
4、教育科研。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将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通过研究促进信息化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科研活动,深化教育改革。 
总之,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把学校信息化工程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口来抓,脚踏实地,奋起直追,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