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大班社会教学活动 地球是我们的家

2016-12-13  发布者:张惠平  浏览数( -)

 

2016.5.5

设计意图 

环保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呼吁全社会人士关注环保。为此,我设计此课题,让幼儿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地球的灾难及简单的原因。

3、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环保行为。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收集过关于地球灾难的故事、图片等资料并初步了解原因。

  2、关于地球灾难的图片若干。

  3、将各种资料和图片制成展板。

  4、地球仪一个。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存是和环境分不开的,理解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的含义。
 活动过程:

  1、出示地球仪,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地球仪)

小朋友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星球上吗?(地球上)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这个地球仪一样是圆圆的,除了我们人类,地球上还有什么?(动物,植物)

教师小结:地球上不仅生活着我们人类,还有各种动物,植物也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

  2、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交流、了解地球的灾难,以及产生的原因。

  (1人类,动物、植物都快乐地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上有许多灾难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伤害和威胁,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那些灾难。”

  教师出示海啸、地震、雪灾、干旱等图片,让幼儿观察。

  海啸、地震、雪灾、干旱这些灾难是自然灾难,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但是有些灾难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想想如何来避免灾难的发生。

  (2)教师出示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冰川融化等图片,让幼儿观察。

 这里的森林怎么了?动物会怎么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乱伐树木)

这里的河流怎么了?水里的鱼会怎么样?

  看看图上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这样?”幼儿讨论、交流。

  (3森林没有了,水变黑了,空气被污染了,人类会怎么样,动物会怎么样?(会生病、生命受到威胁)

教师小结: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乱伐树木、乱扔垃圾、排放废气、污水,造成森林变小,水土流失,水域和空气被污染;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

  4、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如何保护地球。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为了让人类、动物、植物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地球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幼儿自由讨论。

  如:不乱扔垃圾,不往河里排污水,不向天空排废气,节约用水,多植树,把垃圾分类处理等。

  怎么让大家都了解地球的灾难,都去保护地球呢?

  教师出示图片、资料,引导幼儿制成展板。

  我们可以把这些图片制成展板让大家都来参观,让大家知道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

  5、体验活动:给垃圾分类。

  小朋友看这里有许多垃圾,但这些垃圾并不都是没用的,有的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废纸可以捣成纸浆后做再生纸,碎玻璃可以加工后再做成玻璃瓶、玻璃杯。回收垃圾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保护资源,是保护地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现在请小朋友给垃圾分类吧!

  教师出示两个垃圾桶,让幼儿分类。

6、活动延伸:

幼儿园里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垃圾,我们带着垃圾桶去回收垃圾吧!

教学反思:

地球是我们宝贵的家园,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在这个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幼儿观察、了解地球上的许多灾难都是由于人们的不当活动造成的。让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由于人们不注意爱护环境,乱伐树木,排放废气,造成森林变小,水土流失、水体和空气被污染,使人和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最后老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动手操作布置展板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幼儿保护地球的紧迫性以及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那些震撼性的图片和话题很感兴趣,讨论非常的热烈,语言表达也很清晰,我觉得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利用录像视频,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和感受,相信孩子能更深刻的体会到环境危机带给人们的灾难。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