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016-12-13  发布者:张万成  浏览数(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科书第1-2页 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稍大的纸盒及一个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纸盒、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许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二、 引导探究 
1、出示例1:
(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
(2)抽象图形。(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 
2、 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及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2)同桌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互相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电脑分别显示面、棱、顶点这 一个部分,加深印象。 
3、 长方体的特征。 
出示: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
(1) 面的特点 
长方体有几个面?谁能迅速的数出长方体的6个面?比较哪一种方法好?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还有不同看法吗?这两个面的位置是怎样的?(可结合拍手理解“相对”) 
出示:完全相同(电脑演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个特点) 
(2) 棱的特点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种很快的数出这12条棱的方法? 
(电脑显示棱的特点)
(3) 顶点的个数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你是怎样迅速数出来的?
(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看着自己的长方体纸盒说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4、学习长、宽、高 
(1)问: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吗?
(2)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出它的长、宽、高。
5、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师: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你们准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想用哪些办法来研究?
(2)学生交流后,让他们小小组去探究。
(3)全班交流。
6、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7、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什么?
 一、 巩固练习 
1、练习 一第1题。(口答)
2、练习 一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 
3、练习 一第3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各问题,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4、练习 一第4题。
先让学生判断摆出的这几个几何体分别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再让学生互相指一指每个几何体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并量一量。
5、练习 一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四、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延伸: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对面相同),12条棱(全相等)、8个顶点
正方体的特征: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全相等)、8个顶点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