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压强》学情分析

2016-12-13  发布者:贾硕彦  浏览数( -)

 

《压强》学情分析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知识,但学生比较陌生。因此采用课件展示图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来应用压强,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下面就学生在学习压强是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因和解决的策略作如下分析和预设:

问题一:学生对压力和重力两个概念易混淆。

成因:是学生平常感知认为压力就是重力。

解决策略:1、让学生画出以下力的示意图:


1)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按图钉,图钉对墙的压力

 2、学生画图后总结:压力作用在     ,重力作用在      。压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在数值上和重力            。压力是不是全由重力产生                

问题二: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受力面积。

成因:学生对支持面的面积、物体的面积、受力面积分不清。

解决策略:(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让学生把海绵受到压力的面积画下来。

2)教师讲解:支持面受到压力的面积即受力面积。

问题三:学生容易死记公式,而不去理解压强概念的实质。

成因:是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概念,愿意死记硬背。

解决策略:学生做完实验时,出示下面问题探究:(1)假定小桌子对海绵的压力为40N,四条腿底面积4CM2,小桌子桌面面积为40 CM2,,同样的压力受力面积不同效果不同,造成效果不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2)请同学们计算每平方厘米收到的压力。

3)请同学们回答造成效果不同的本质原因:即每平方厘米受到的压力大则效果      明显,每平方厘米受到的压力小则效果不明显

4)师生共同总结压强概念。

问题四:对于P=F/S的应用容易换算错单位,或找错受力面积,如人站立时受力面积是两只脚的面积,推土机有两条履带等等。

成因:是学生粗心大意。

解决策略:出示对应练习题,练习应用中深化理解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