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望月》教案

2016-12-13  发布者:朱士豹  浏览数( -)

 

望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投影出示,师生共改。

二、学习第一段(1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让其余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

2、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景物:月光  江面 芦荡 树林 山峰

江面----浮光跳动

芦荡 树林 山峰----镀上花边

4、欣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节选。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 通讯十二》节选。

5、学生绘画,投影展示,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6、看图,尝试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3-12自然段)

1、过渡:在此迷人的月夜中,我不得不介绍一个人小外甥。

学生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

2、过渡:小外甥也睡不着?

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学生质疑,教师引导:月亮怎么会叫醒人?你怎么理解“调皮”。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

分角色读5--11节。

4、了解诗句意思。

5、投影出示相关诗句。指导读诗、背诗。

6、小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7、投影出示,交流课外搜集关于月亮的古诗。

8、教师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清亮而幽静,空旷而久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四、学习第三段(14-20自然段)

过渡: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20自然段。

2、提问: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板书: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画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开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过渡:大家对“我”和小外甥的谈话的内容感兴趣。不仅如此,我对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更感兴趣。

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们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这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给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圈出你认为应重读的词,读,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读这一部分。

6、拓展延伸:播放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增加对月亮的想象。

五、学习第四段(21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板书: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闭眼。

六、听音乐《春江花月夜》,展开幻想,动笔起草。

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导说说或写出幻想中的内容。

七、课堂总结。

记住:无论天涯海角,我们共有一轮明月。

八、作业

课内:背诵课文

课外:

1、搜集写月亮的诗、文章,阅读积累,下节课交流。

2、选做题:

1) 观察月亮,写观察日记;

2)学唱关于月亮的歌曲;

3)画一幅月色图。

板书设计:

                 神奇 迷人

望月     小外甥   聪明好学  爱幻想

“我”   受其感染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