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散文家谈散文

2016-12-14  发布者:张建军  浏览数( -)

 

十三   散文家谈散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散文《白鹭》的内容,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 学习《白鹭》抓住描写对象神似的特点来表现对象特征的写法,学会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颂对象的特点。

3.了解散文评论的一般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在理解郭沫若对白鹭的独到认识与感受的基础上,研读晓雪的评论,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

2. 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学写小评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研读晓雪的评论,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学写小评论。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阅读课文,熟悉文本基本内容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杜牧有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请同学们猜一猜诗中写的是什么动物?(白鹭)

白鹭有三大美誉——“白衣天使”、“天使猎人”、“模范夫妻”,请同学们依此来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白鹭。(学生交流课前预习的相关资料)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写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张志和也曾写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些诗句向我们展现了健飞的白鹭,善钓的白鹭,可见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像一首诗。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也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白鹭》来赞美它。(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改名沫若。四川乐山人。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创立了著名的《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郭沫若早期的诗文,感情炽热,语言激昂,而以后的作品则较多的是清新、俊逸。他极具天赋,在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翻译、史学、文字学等方面都有建树,是少有的全能型人才。

三、感知文本,走近白鹭

1.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作者描写白鹭的美丽的语句

明确:“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黛之一忽则嫌墨。”

      “或许有人会感觉美中不足,……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2.作者认为白鹭美在哪里?请用白鹭美在          的句式来回答。

预设:美在精巧­——如诗

美在适宜——色素的配合“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身段的大小“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与白鹤、朱鹭、苍鹭对比)

美在素雅——水田钓鱼“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美在悠然——孤立树顶,清晨望哨“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的一种嗜好。”

美在清澄——黄昏低飞“乡居的生活中因为有了白鹭而充满了生机,寂静的天空因为有了白鹭而显得具有生命活力。”

美在优美——如歌

美在诗韵——韵在骨子里

3.     白鹭的美是 “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作者借此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明确: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

四、合作探究,走近作者

1.《白鹭》一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2.《白鹭》是一篇诗性的散文,不同于一般的咏物抒情的散文。请归纳出本文鲜明的特点。

明确:(1)不像通常的咏物散文那样对描写对象作详尽细致的客观描述,而是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咏的对象。

      (2)巧用衬托比较的方法。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等比较。写白鹭晴天的清晨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则是以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来衬托。  

五、课内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小品文清纯自然,别有情趣,《白鹭》更是其中的精品。这是一曲自然美的赞歌。作者长于形象和色彩刻画,比喻新奇贴切,意境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六、拓展延伸

请观察身边的人或景或物(一个人,一处景,一种物),写一篇散文。

要求:(1)表现“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2)写出其神韵。

七、板书设计:

              精巧    适宜

              素雅    悠然

白鹭之美                         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清澄    优美

              韵在骨子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是“形散而神不散”。即它的结构非常灵活,无拘无束,兴之所至无所不能行诸笔端。但就全篇来看,却又是有章可循,线索虽在掩映之间,但并非散乱无绪。想知道名家是怎样谈散文的吗?请让我们走进《散文家谈散文》,去感受散文的艺术吧!

二、作者简介

晓雪——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有些作品曾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缅、泰、韩等国文字和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他担任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三、通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1)对散文的见解:随意性和多样性

2)著名作家散文的艺术风格

3)比较郭老散文的艺术风格

4)评《白鹭》的特点:文字、感受、认识

56)强化注重阅读感受:姚鼐、莱辛的话

7)总结全文,用白鹭赞美《白鹭》

2. 作者对《白鹭》的评论有哪些?      

风格上: “柔婉清丽  秀美含蓄

文字上: “非常精彩、极其简练 ”

感受上: “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和独到的认识”

3. 你从文中还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散文的特点:随意性和多样性。

作家的不同的写作风格

郭沫若的散文风格

4.理解课文中引用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1)找出文中引用的名言名句。

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姚鼐)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的品位。

2)理解其意思,说说其作用。

其文如升初日……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着重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散文的艺术魅力。作者引述这段话是说明《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是郭沫若的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这篇散文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位,否则是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

四、合作交流,讨论探究

1. 你认为文章从散文的多样性落笔有什么用意?

明确:这不仅是作为评价《白鹭》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对散文的一种整体评价。正因为散文的文体形式最自由自在,才会在不同的作家身上表现出迥异的风格。

2. 在评论郭沫若的作品时为什么要列举其他作家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信手拈来一些作家为证,一方面有力支撑作者的观点,同时为概括郭老的风格作一铺垫;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在比较中对郭老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3. 怎样看待评论时对原文的引用?

明确:最后一段以引用莱辛的话和《白鹭》的原文,作为评价的文字,看起来是一种偷懒的方法,实际上是非常成功的一种弄的写作技巧,看似轻而易举,实则匠心独运。

五、总结反思

这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看似信笔写来,实则不枝不蔓,紧紧围绕评论对象。从大处着眼,以大写小,以小见大,从散文的特征和散文风格的多样落笔来评述,显得大气而不拘束。而且没有一般评论文章的枯燥呆板,在随意性的文字中又蕴含严谨的逻辑和科学道理。

六、拓展延伸

根据你的理解,试给晓雪的这篇欣赏文字重拟一个题目,要求生动形象,能揭示出白鹭的独特之美。

七、板书设计:

                       风格  柔婉清丽  秀美含蓄

关于散文《白鹭》   文字  非常精彩  极其简练

                 内容  独特感受  独到认识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