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三峡

2016-12-14  发布者:徐玲  浏览数( -) 【推荐】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作者极其作品《水经注》,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2、学习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写作方法。

3、欣赏作者笔下三峡的壮丽风光,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作者极其作品《水经注》,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2、欣赏作者笔下三峡的壮丽风光,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课文

1、解题:请同学们看图片,你们觉得什么叫“峡”?   ppt展示

(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

2、三峡,指哪三峡?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  ppt展示特点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3、作品及作者介绍   ppt展示

 本文选自《水经注疏》。《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是郦道元,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4、目标出示   ppt展示

(教学设想: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文前,明确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些什么,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些,重难点更易把握。)

二、熟读课文   ppt展示

5、读通课文(注意横线的字读音)

                         

     )陵          沿     

                       

                       

     )引                

6、读顺课文  ppt展示

字音:准确

节奏:分明,停顿正确

感情表达正确。

例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

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

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

7、读美课文,注意节奏  ppt展示

三、翻译课文

出示要求:  ppt展示

①先自己结合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理出不会的词句。

②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会的生字词及句子翻译。

③质疑,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④归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⑤教师检查。(详见ppt展示的重点词句的检查。)

四、学法小结

翻译的基本方法归纳:

   原则:”“”“

   即准确、通顺、有文采。

要领:”“”“”“”“

  即保留、替换、补充、删去、调换。

五、作业布置  

将本文改写成一篇现代文,写出景物的特点,注意连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检查上节课所学字词句子的翻译情况。Ppt出示具体的检查内容。

(教学设想:及时的检查,能够督促学生按时掌握该理解记忆的内容,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带领学生复习了主要的一些知识点。)

二、分析课文

(一)下面有几幅画,请你给它们配上恰当的词语(用文中的),说说体现了三峡怎样的美?  Ppt出示具体内容

㈡读三峡之山”  ppt出示

1、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连绵   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高峻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特点? 

正面描写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侧面描写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㈢读三峡的夏水”  ppt出示

3、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水势盛大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正面描写

迅疾      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侧面描写

4、这一层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水的特点?  

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比手法

5、写三峡山的高峻与写夏水的迅疾有什么关系? 

(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做铺垫。)

㈣读三峡春冬水”  领略三峡春冬之美    ppt出示

三峡春冬之时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Ppt出示

㈤读三峡春冬之景”  ppt出示

6、三峡的春冬有何景物?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各自特点。  

湍:素   潭:绿   清:回   影:倒

巘:绝    柏:怪    泉:悬     瀑布:飞漱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7、文章在描写三峡的水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季节来写呢?

因为三峡的水,以夏季为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故先写夏水

小结:小结:第三段写三峡的春冬之景。气氛由紧张变得轻松,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的山水画卷。 “良多趣味: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由衷地赞叹。

㈥读三峡秋景”    ppt出示

8、作者写三峡秋景时集中描写了什么?突出了什么气氛(特点)?

猿啸               凄清肃杀

9、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有什么作用?

 一、是突出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特点

二、是突出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小结:

第四段写三峡的秋冬的景象,和上层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用 ”“” “几个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表现了出来 。最后用渔歌作结尾,从侧面描写了三峡的萧瑟、凄清 。      

10.引用渔歌的目的?

①融情于景,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任道感情融为一体。

②以忧伤的渔歌作结,从侧面表现了渔夫、船夫的悲惨生活。

③引用渔歌能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气氛。

㈦课文小结

(1)先写山,后写水。

(2)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夏天——春冬——秋天,描绘不同季节的不 同景象。

夏天:突出水势,写出水的大、急快。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突出奔放美

春冬:突出水色,写出水的清、绿。清澈见底,奇异峻秀。突出清幽美

秋天:水枯气寒,猿鸣凄凉。突出凄婉美

写景方法归纳:

描绘景物的方法很多,可从动、静方面写;可从声、色、形、味(形态)方面写;可从视、听、嗅、味、触(感官)方面写;还可从高、低、远、近(方位)方面写。

请以第三段为例,分析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三峡的?

(描写动静结合)详见ppt出示

三、课堂小结   ppt出示

这篇短小精悍的写景状物散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三峡山势险峻、江流迅疾、树木繁茂、花草茂盛的壮丽风光,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 

(一)关于三峡的诗文   ppt出示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文中找出语句来印证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相关诗句内容

1、朝辞白帝彩云间:

            朝发白帝

2、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3、两岸猿声啼不住: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轻舟已过万重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试说说这两篇诗文之间的联系。

(明确:《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 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二)我来做导游 :你最想介绍三峡哪一季节的景致,请你以导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一下。  ppt出示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时作业内容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