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6·2 统计图的选用

2016-12-14  发布者:朱清华  浏览数( -)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六章《数据在我们周围(一)》的第三课时,是对学生学过的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识的提升和综合应用。内容以我国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载体,回顾三种统计图的知识,从而发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知识内容新颖、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交流来获取信息,是形成学生统计观念的好材料。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从三种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结合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清晰、有效地表示数据;经历数据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操作能力。

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日常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问题;感受统计图对生活预测的作用,并能合理质疑。 

解决问题

通过探究,得出三个统计图的特点;并能通过个案(如人口普查)中的数据处理,交流如何选用适当的统计图来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生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根据信息作出适当的推断与决策。

四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教学手段:投影、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分组收集的数据。

五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数据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情况,发现规律,作出判断和预测。人们在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统计图是常用的工具。
  • 请同学们看图片(某人的身高折线统计图),问:这是一幅什么图?表示什么?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看图片(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条形统计图)问:这又是一幅什么图,表示什么?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看图片(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扇形统计图)这一幅呢? 

你从哪幅图中,能清楚地读出小明一天睡觉的时间以及小明睡觉的时间占全天的百分比?

从上面可以看出,常用的统计图有哪些呢?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可以获取不同的信息,感受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 (二)自主探究
  • 同学们在刚才的读图中发现,从每幅图中我们可以直接读出不同的信息,这说明了不同的统计图有它各自的特点,你能总结它们的特点吗?
  •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 由于三种不同的统计图具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征,选用适当的统计图。今天我们就学习《6.2统计图的选用》。

[设计意图: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加强沟通,潜力得到挖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应用新知 

同学们,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了5次人口普查,请看这段文字: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总数129 533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3 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11 14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33 96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35 701人.

你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如果把四次相同的信息用统计表表示, 与文字信息相比,你有什么感受?

表一 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表


由此可知:小小的统计表使长长的文字信息变得一目了然。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用文字信息表示数据较繁琐,用统计表则一目了然]

下面就这份统计表提出问题。

问题1:请你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处理被选中的数据,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看图片(2000年每10万人中受教育人数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问:2000年每10万人中初中人数是多少?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 

看图片再问: 2000年每10万人中初中人数约占多少?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得到? 

问题2:请你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处理被选中的数据,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看图片(2000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人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明显看出大学人数的变化趋势? 

问题3:如果想了解受小学教育的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哪组数据?画什么统计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征,并学会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四) 小组活动  

同学们,生活离不开数据,数据就在我们周围,课前同学们分小组收集了很多的数据,请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你们小组搜集到的数据。

(要求:各小组把课前通过社会调查搜集到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数据整理,并选用适当的统计图来表示;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展示,说明选用统计图的理由,并作出合理的预测与分析,同伴可以补充。)

交流一:本班学生到校方式。(步行上学的占全班同学的10%,骑车上学的占全班同学的80%,坐公共汽车上学的占全班同学的5%,其他方式上学的占全班同学的5%.)(扇形统计图)

交流二:本班学生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交流三:中国代表团三届奥运会获金牌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预测一下北京奥运会中国能获得多少枚金牌? 

交流四:全球石油消费国(地区)日消费量前五名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交流五:全球石油价格统计情况(今年6月份平均每桶31 美元,今年7月份平均每桶40美元,今年8月份平均每桶47美元,今年9月份平均每桶50美元,今年10月份平均每桶55美元.)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正是因为全球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加上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导致我国的油价也随之上涨。请看:图片

同学们,在信息社会中,要求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搜集真实、有用的数据,并用统计图清楚、直观的表示出来,这样可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希望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设计意图:给学生时间主动地观察、实践与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创造性地发挥了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五)自主评价

由学生自己说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并进行自主评价:评价自己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进一步了解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