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微课

2016-12-15  发布者:嵇雷高  浏览数( -) 【推荐】

早在2011年就从媒体了听到了“微课”这个新颖的名词,通过在互联网上的学习,对“微课”这个新生教学模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3年10月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开始,桂耀荣老师的化学教育工作室正好研修的专题是微课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我便毫不犹豫把微课作为自己第二阶段的研修内容。通过在工作室的系统学习,与老师们的相互交流探讨,学到了不少东西收获很多,感受颇深,现就学习作以下总结:
一、系统性地学习了微课,对微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化学教育工作室的《微课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专题研修学习中系统地学习了微课的有关知识,使自己对微课的认识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学到了以下内容:
(一)懂得什么是微课,微课的几个要素,及微课的类型
1.“微课”概念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2.“微课”作品组成
    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习题”(练习测试题)、“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内容。
3.微课的类型
①讲授型  ②解题型  ③答疑型  ④实验型  ⑤其它类型
(二)了解了微课的几种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 微课可划分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等11类。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三)懂得了评价一堂优秀微课的几个标准
1、微课功能理解透彻:解惑而非授业;2、时间不超过五分钟;3、知识点够细,五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4、受众定位明确:是针对什么人;5、情景定位明确: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6、知识准确无误;7、知识点(考点)、题目(真题、模拟题)讲解不照本宣科;8、语言通俗易懂;9、PPT有视觉美感;10、视频画质清晰;11、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12、形象良好13、声音响亮,节奏感强;
二、从理论到实践,制作了自己的微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微课的理论知识学习,明白了一堂好的微课几个标准,自己结合网络上的微课资源,一周后便开始着手制作自己的微课,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特色,自己构思建一个高中化学重点难点突破系列微课,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分成若干节微课,一节微课帮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利用微课这种“微”“精”的特点,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结合自己前段时间教学,便开始制作了我的第一堂微课《等效平衡》,并将这一节内容分成上、中、下三节每一节讲透一个问题,让点滴的进步汇成大进步。制作过程却远非想像的那么容易,碰到了许多问题,PPT2010与Camtasia studio6.0版本兼容性的问题,不能正常录制PPT,这个问题通过在论谈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真正感受到了网络的强大,还有Camtasia studio6.0编辑一些功能的使用操作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番纠结,最终得以解决,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微课。
三、研修完成后的反思与展望
网上研修步入了尾声,各项研修工作也完成了,感觉这次研修较自己上次有了更大的收获。觉得不能象看电影一样曲终人散,应当将研修的所得,再好好深入下去。我觉得可以利用桂老师的化学教学育工作室这优秀的网络平台,构建我们的高中化学重点难点突破系列微课库,将库的内容充实完善,让更多的学生能从中得到收获,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他们热爱化学。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