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浅谈“教是为了不教”与“不教是为了教”

2016-12-08  发布者:桂玉奎  浏览数( -)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服务的。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前提、是手段,不是培养人的目的。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烈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学习探究的精神,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变老师的“要我学”为学生的“我要学”。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学会自学习。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为了创新、为了创造,即发现新规律,提出新发明,进行创新性思维。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样就达到了“教”的真正目的。

“不教是为了教”,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是不教的起点,是学生认知递进的源头,是所有教学活动、教学问题设计的依据。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和教学问题,并以此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强化,让学生充分发挥已有知识经验的效能,通过自我学习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地把问题弄清楚、把道理弄明白,在探索中有发现、有创造、有创新,不断有成就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只要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当然,不教不是不闻不问、放手不管、放任自由,而是要给以适当、适时的引导与点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做到能放能收、放收自如。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