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创建快乐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2016-12-10  发布者:马静  浏览数( -)

 

创建快乐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开展快乐课堂之我见

涟水县第一中学 信息技术教师 马静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创建“快乐课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阐述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以期对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有所启发。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快乐  快乐课堂

 

一、快乐与“快乐课堂”

快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感到幸福或满意。怎样才算是幸福和满意?如何让学生在校园里也能有这样的感觉?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考虑的问题。

 “快乐课堂”就是要还快乐于课堂,全面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幸福、满意的感受;“快乐课堂”教学要能够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由选择的空间,是一种充满创造活力的教学。

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比较,有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其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与传统学科相比,更少地偏重学术化的知识传授,而更多地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课进行“快乐课堂”的必要性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的组织形态以体验性知识、综合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为主。信息技术课程是搭建学生与现代信息环境之间的接口,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学习,了解信息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掌握探索科学的方法。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爱上电脑课,而不掌握知识分析,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些特点和它的课程组织形态,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快乐课堂”教学,是一种相当好的方法,探索信息技术“快乐课堂”教学,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

四、进行“快乐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课堂”的基础教师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合作、平等的融洽气氛,这在师生间就会架起和谐的情感桥梁。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力量,使他们无惧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充满希望地去迎接挑战,在课堂中努力形成一种师生间互勉共进的情感交流,使师生情谊日深。教师的感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发奋努力则能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更加充满激情和希望。师生情感交融在一起,就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受到老师的恰当的评价和鼓励,他们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一种成功的情绪体验。这种满足和体验,会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再上一楼的“自我鼓励”的心理状态和奋发向上的力量。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去点燃学生的激情,用愉快的心绪、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语调、激情的话语,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2、良好的开课是“快乐课堂”的前提 “万事开头难”。上一堂课,也是如此。“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句格言用在讲课上再恰当不过了。要想让学生对一堂课“一见钟情”,必须注重从头开始。如果有个好的开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较好地配合老师讲课,教师也在心理上得到宽慰,精神状态一好,头脑反应敏捷,语言表达也清楚,解释知识点时引用的例子就会全面而生动。另外,老师一上得好,学生就学得越来越有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产生了良性循环,教与学的效果自然也就好。教师要满怀激情地创造出良好的开头,才有可能取得整堂课的满意效果。

3、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要求,不同内容,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中的“建立新文档”的教学中,通过为本校运动会编写通知来学习Word新文档的建立,通过身边的例子,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从而集中思想投入学习。再如Word“文字编辑”教学,可以通过刚刚编写的通知,如何修改其中的错误?如何让它更美观?等等。在教学中,应该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使其兴奋点迅速集中到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来,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基础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4、任务驱动,让学生体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讨论,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的有关线索。此时教师要真正担当起帮助者和指导者的重任。要让学生进入了学习情境,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即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指导。同时,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地归纳总结知识要点,使全体学生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这样,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老师的授课内容,他们在动手过程中及时强化了的所学的知识,完成任务时又获得一种成就感。

5、鼓励肯定,体验成功。陶行知先生说:“民主的程度愈高,则创造愈开放,愈好。”当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即使是错的教师也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并给予合适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的“闪光点”在课堂中表现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从而创造条件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急着给予正确或者错误的答复,而是经过同学们相互讨论,以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经过讨论,学生就会找出一种更好的方法。这样,那个提出方法的同学就体验到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教育激励了全班其他同学。有些后进生习惯了批评与惩罚,而他们一旦进步,哪怕教师一个亲切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将会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我们应该竭尽全力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6、使用好课堂教学的非语言技术。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几乎人类一切非语言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的手段。在教学中如果一个教师着装整洁、优雅、仪态高雅端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目光亲切自然,这些非语言行为,从他一踏进教室的第一步开始,就感染了学生。它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秩序稳定,学生心情愉快、轻松,而且从一开始就愿意与教师沟通,有喜欢他并愿意听他的课的愿望。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形态不佳、衣服不整、穿不适合教学氛围的奇装异服等,会使课堂气氛僵化,甚至课堂秩序大乱。还会给学生一种压抑感,影响学生的情绪并产生反抗、消极的心理。师生间这种十分微妙的交流和第一印象作用,是十分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重视的。在实际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情感技术、姿势技术、脸部技术、眼神技术、头手技术、距离走动技术的应用。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好这些非语言行为,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7、活学活用,提高能力。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通过动手操作,才能体验出学习知识所带来的快乐。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设计具有开发性、探索性、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不断去分析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逐渐形成了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用研究的态度去做事的习惯。如,在学习Powerpoint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制作一个演示文稿。有的学生制作的演示文稿,非常有创意,一个班级60个学生,可以做出60种不同的演示文稿。在创作过程,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心情是快乐的。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给学生以轻松、活泼、快乐,让他们学会享受生活,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事物,这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愿意我们的学校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既给学生、也给自己带来愉悦的“快乐教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

2《如何使课堂变成快乐课堂》李静

3《让快乐超越课堂》杨霞银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