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幼儿教师如何规范组织一日生活

2016-12-12  发布者:周洁  浏览数( -)

幼儿园班级幼儿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班级每天进行的所搜索有教育活动。一个好的课程方案要得到充分落实,取决于幼儿园班级高水平的一日活动;一个幼儿在园(班)的每一天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班级教师一日活动中的保教水平。总之幼儿的一日活动质量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和幼儿当前的快乐成长以及终身发展。 一、幼儿园班级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特点: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基本特点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一日活动保教合一。    保教结合是一个整体概念,如果我们对它们做一个比喻的话,可以说“保”和“教”是银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即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设置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又要更加强调保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说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二是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在幼儿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三是一日活动的多样性。这个多样性既是内容上的多样性:比如一日活动中有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户外运动等,同事也是指的组织形式上的多样性,就教学活动而言,有集体的形式,也有分组、两两合作、个体活动等形式。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在幼儿发展中有不同的价值。四是一日活动的整体性。各类型的活动又是不断转换和过渡的。比如说晨间锻炼过渡到晨间谈话再过渡到集体教学、游戏活动,要将一日活动的的目标、内容、手段融为一体,在整体性方面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体现“动静结合、室内户外结合、集体自由结合、游戏学习结合”等整体性,才能使幼儿一日活动达到“愉快、充实、自主、有序”的标准。

二、幼儿园班级幼儿一日活动的结构和功能

幼儿园一日活动由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组成, 根据活动的性质可以分为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生活活动四大类型。

1.学习活动。目前我们各个幼儿园都是五大领域来开展活动的,社会、语言、科学、艺术、健康领域,其特点是:目标明确、内容精选、步骤周密、教师主导下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

2.游戏活动。这里的游戏主要指的是教师创设的与课程主题有关的区域活动。各个园基本上都有角色扮演区、美工制作区、拼插建构区、音乐表现区、语言阅读区、科学发现区、益智游戏区等的自由自选的活动。在满足幼儿个性化需要的同时使幼儿在各种活动中获得新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3.户外体育活动。这类活动应包括幼儿早操活动(律动、早操)集体游戏、以及分散自由活动。早操活动中包括律动、早操两个内容,一般是先律动再做早操,分散自由活动时我们一般都会给幼儿提供一些自制的小型的可以一物多玩的体育玩具,如沙包、,一个小小的沙包在小朋友的手里可以玩出很多种不同的玩法。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所以在一日活动中千万别对户外体育活动掉以轻心,有的时候,学习活动时间一长就把户外活动的时间给占用了,显然是不合理的。

4.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在幼儿园的进餐、午睡、盥洗、入厕以及观察劳动等生活环节。这几个生活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各种生活卫生习惯、劳动态度和自理能力、责任感及社会性行为规范的养成,很多是在生活活动中完成的。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开展的指导要点

下面我就将根据一日活动开展的流程:来园准备、来园接待、盥洗、运动、学习教学、餐前准备、午餐,午睡、起床、户外散步、离园等10个环节来具体展开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一日活动的指导。

1.来园准备

活动目标: 稳定和调整自己情绪,为一天将进行的活动作充分准备。

教师操作要点:

1)来园准备:更换好当日带班服装(园服或平底鞋等),妥善放置好私人物品,确保不再带班期间接听手机。

2)重温计划资料:对要开展的一日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3)检查教学环境和用具:当日活动环境及相关教学用具是否准备完备,摆在相应位置。

4)沟通协调:与搭班老师和保育员沟通当日活动中的内容,需配合的事项。(5)调整自己的情绪,准备以良好的心态与幼儿、同事互动。

2、来园接待   发展价值:良好情绪状态、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标:(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愉快和温暖,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2)充分利用来园时间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幼儿生活或学习上情况,随机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教师所要做的是:

1)营造温馨的氛围:主动亲切地用恰当的称谓和每一位幼儿及其家长打招呼,小年龄的孩子教师可以增加肢体的动作(亲亲、抱抱),增加亲近感。 中、大班孩子除了引导其和老师阿姨问好外,还应该引导其他小朋友相互问好。

2)对家长关注的特别事物务必做好相应的记录,早上来,一般家长都会交代一些事情,生活上的、学习上的,做个记录是对自己的提醒,好记性不怕烂笔头,同时很重要的一点,你也应该将家长的嘱托和交代传达给搭班同事和阿姨了解。

3)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及健康状况,必要时和个别家长做简短交流或另行时间沟通。

4)孩子入园后可以指导幼儿开展桌面游戏、区域游戏、照顾自然角或进行简单的班务劳动。        

 3.盥(guan)洗    发展价值: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1.知道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会正确洗手的方法,保持手的干净。

2.需要时及时入厕、独立大小便,会使用便纸,便后塞好衣裤。教师指导要点: 入厕:

1.我们一起来想一下:有哪几个时间段教师是有必要提醒孩子入厕的:外出前、集体活动前或是集体活动后及睡前,特别是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更要进一步提醒。

2.安全教育:当孩子集体如的厕时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防止拥挤和摔伤,配班教师需要在边上进行看护。

3、检查如厕情况: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自理能力较弱,所以(1)幼儿大小便过后应该及时检查孩子用便纸的情况。

2)入厕后更要检查孩子的衣物有没有塞到裤子里,特别是冬天,教师应该进一步提供帮助。

洗手: 1.及时洗手:提醒幼儿在餐点前,入厕后和手脏时及时洗手。

2.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谁知道有几步洗手法:哪5步:一湿 二摸 三搓 四冲 五擦.对于小班幼儿可利用儿歌等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小肥皂,手中拿, 手心手心搓搓, 手背手背搓搓. 手心手心冲冲水, 手背手背冲冲水. 洗完小手甩三下, 一、二、三。)

3.提醒幼儿遵守盥洗的规则:排队轮流洗,不推挤、不插队,洗前卷好象袖子。关于卷袖子,我想无论是春夏秋冬,只要是孩子穿着长袖衣服就该进一步提醒,特别是小班孩子,帮着卷玩袖子,洗完手别忘了提醒孩子把袖子管给拉下来。           4、保证每个孩子在视线范围内。盥洗是孩子最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时候,所以幼儿进行集体盥洗时,配班教师务必要应进入盥洗室观察指导。

4.运动    发展价值:健康身体、大肌肉动作能力,安全意识、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1)、 喜欢户外活动,能愉快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大胆参与活动

2)、能遵守活动规则,正确使用玩具材料,并及时收放。

3)、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在活动中注意安全隐患,不离开集体,不做危险的动作,能依冷热增减衣服,按需喝水入厕

4)、能和同伴合作参与活动,学会轮流,等待,在活动中分享共同探索的乐趣。

教师指导要点:

1. 合适的服饰: 既有对老师的要求,也有对孩子的要求,教师的服饰要适合运动,我想各个幼儿园都有规定,带班期间一定要穿平跟鞋,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最主要是为了幼儿的安全,事先检查幼儿的服装、鞋子是否合适锻炼(鞋带,有没有系好)

2. 保育工作及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户外活动前阿姨都会准备好一个放着毛巾和餐巾纸的小篮子,及时为幼儿擦汗,对于一些爱出汗的孩子都有意识地给孩子背上垫一块毛巾,活动过后再拿掉,这是避免孩子出汗着凉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3. 观察幼儿基本活动状况:锻炼行为是否安全,是否遵守规则等,

4、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活动材料、活动方式,动静交替。

5、在户外活动中哼重要的一点: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调控幼儿的活动量,对于体弱儿要给予适当照顾。

6. 操节活动中: ·有示范性:节奏准确,动作有力。

·调动幼儿的整体精神面貌。

·适时提醒、纠正个别幼儿的动作。

7. 集体游戏中:·熟悉游戏的内容、组织形式与规则,准备好游戏器具。

·仔细观察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行为,一旦达成,必须遵守。

    8.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移动性运动器械整理的方法,摆放整齐、物归原处等。

特别注意点:确保幼儿每天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是运动时间,利用各种资源,使活动更富趣味性和挑战性。

5.学习活动    发展价值:认知发展、审美与艺术表现,语言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 喜欢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等待,遵守活动规则,坚持完成活动任务。

      3、逐步树立合作意识,愿意和同伴一起,商量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首先我们老师要:

1.认真做好活动前准备:熟记教案、提前准备相应的教具、学具。

2.桌子或游戏场地应该便于幼儿的活动: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应该考虑不同的座位,音乐活动可采用一些马蹄形、半圆形,保证每个能看到、听到,又便于到中间活动,

3、动静交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于“神游”的幼儿,尝试用眼神、表情、语言、手势予以提醒。这是王老师进行的一节音乐活动《在农场》,可能也有老师看到过,当时评课专家就说了,黄老师连眼睛都会讲话,对孩子来说非常的有吸引力。

4. 活动中教师教态亲切,关注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与幼儿展开有效的互动。

特别注意点:在学习活动中,孩子的能力差异较大,应该进一步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满足不能能力孩子的需求。

6、游戏    发展价值:活动内容、同伴、方式等的选择和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规则的制订与遵守。

活动目标:

1 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快乐地游戏,并逐渐学会从一个人游戏到与同伴合作游戏。

2 游戏中碰到问题时能以协商、交流等形式来解决。

3 尝试共建并遵守必要的规则,不断推进游戏,体验快乐。

4 分享活动经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指导要点:

1. 能根据主题创设能与幼儿互动的环境。

2.游戏材料做到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并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托小以平行游戏为主。

3.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对游戏环境、材料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7. 餐前准备、午餐   发展价值:良好的进餐习惯,生活自立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和遵守午餐过程中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学会简单的餐饮自主的方式.

2、在与同伴共同进餐中增强食欲,了解食物的多样性对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师指导要点:

1、做好餐前准备工作和值日生的指导:这边呢涉及到班级老师和保育员之间的科学占位:主班擦桌子、保育员分饭、配班老师指导幼儿盥洗。中大班级可以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分发盘子,协助教师进行午餐管理和服务。在这个环节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什么呢:因为孩子要一组一组去,所以最后一组的孩子经常会出现消极等待的情况,所以主班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即便在擦桌子的时候也要组织好孩子的活动,复习儿歌、歌曲都可以,让孩子有事可做。

2.了解幼儿不同的进餐习惯和特殊的用餐需求(比如有孩子食物过敏、宗教饮食禁忌,有回族的孩子不能吃猪肉、肥胖儿先喝汤等,孩子身体不佳时适当为其调整饭量。)

3. 培养幼儿良好用餐习惯:安静用餐、自己动手、不挑食、做到碗、桌面、地面的“三”净。

4.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能用完自己的午餐,轻轻放碗、饭后漱口、擦脸等,吃完后安静地休息.

特别注意点:

1.主配班、保育员的占位到位

2. 两位教师用餐时要做好交接班工作:早晚班老师基本上是分匹吃饭的,吃饭交接班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忽略的时候,所以交接班的时候也应该有一个简单的告知:来园人数、幼儿上午活动情况,及部分幼儿情况(体弱儿、病患儿及情绪不佳者等)。

8.户外散步

教师指导要点:

 1. 关注幼儿餐后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保健医生联系。

 2. 引导幼儿安静活动、不奔跑。

 3.散步时可适当引导幼儿进行户外自然景色的观察(树、花、天空、白云)9.午睡、起床  发展价值: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和整理习惯。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如按时睡眠起床、独自安静入睡、正确的睡眠姿势等。

       2、引导幼儿学会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整理被子等。教师指导要点: 睡觉:

1. 睡前组织一些放松的安静活动(如讲故事、听音乐、谈话等),不做使幼儿兴奋的活动。

2.幼儿睡前提醒小便,特别是容易尿床的幼儿。

3.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从小班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教会幼儿有序、独立地脱衣物,并叠放整齐,放在指定的位置。

4. 安全检查:检查幼儿睡觉时候手上有否小物件,确保安全,防止异物进鼻、口。

5. 安全巡视:孩子入睡以后,教师还应该多做巡视:检查孩子的睡眠状况,在我的班里层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有个孩子前几天发烧,好了之后就过来了,入睡的时候也比较正常,中间巡视里几次也没发现社么问题,最后快要起床前的一次巡视就发现睡在角落里的那个孩子被子在动,起先也没当回事,想这个孩子可能先醒过来了,后来过去一看,原来这个孩子在抽搐,就是在抽筋,而且嘴巴里都是白色的泡沫,孩子在抽筋的时候是无意识的,幸亏发现得早,赶紧把勺子塞在他嘴巴里,送医院。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未加注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个安全巡视还是非常注重的,孩子睡着了不代表就一切安定了,你可以只管做自己的事情。

床:

 1. 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穿衣服、叠被子。适当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穿衣。 

 2. 组织穿好衣服的幼儿进行盥洗,并提醒不在午睡房奔跑嬉闹。

 3 幼儿出午睡房后,要开窗通风。

10.离园活动   发展价值:安全、自信、成就感,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标:

1.在与老师、同伴分别与家长相见时学会有礼貌的打招呼和再见

 2.感受一天中生活的美好和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获得情感的满足。

教师指导要点:

离园时我们要做一下基建常规的事情:

    1. 提前检查幼儿仪表,提醒并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衣物,玩具。

2.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谈话活动,以稳定情绪,总结分享当天活动中的快乐并预告第二天的活动。

3.主动招呼家长,与每位幼儿道别,提醒他们带好自己的物品。

4.与需要个别交流的家长有礼貌地进行简短的交流,或与他们约定交流的时间。

特别注意点:

1、主配班相互协调好,一教师负责接待家长,另一教师组织好活动。

2、凭接送卡领孩子,防止冒领。

幼儿在园的一日就像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就是一颗珍珠,教师要让每一颗珍珠闪亮发光,注重整体,把握细节,让幼儿获得真正的健康发展。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