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2016-12-13  发布者:王德建  浏览数( -)

 

对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分析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分析主要是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逐步分化的过程,因此确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以避免陷入非理性的陷阱,也要同时避免教学目标简单化的倾向。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和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恰当的指导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学习内容分析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这里对学习内容作深入分析,明确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的类型以及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这样在后面设计学习问题(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4.学习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的提出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使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可能。学习任务可能是一个问题,也可能是一个观点上的分歧,他们都代表某种连续性的问题,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学习。

5.学习情境创设

就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也就是“情境”相联系的,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因而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出接近实际情况的学习情境。

6.信息资源的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目的是确定学习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从何处获取,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该给以适当地帮助。

7.提供认知工具

在现代学习环境中,认知工具主要是指与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也可用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和协作。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等。根据所选择的教学策略的不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9.管理与帮助设计

由于不同的学生采取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不同,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需要对不同的情况做出适时的反馈。由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很容易迷失方向,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启发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学习。

10.总结与强化练习

适时的进行教学总结可有效的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总结之后,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以便检测、巩固、拓展所学知识。

11.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主张评价不能仅依据客观的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也就是说主张应该以学生实际能完成的真实任务的水平来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优劣。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这种教学评价并不强调使用强化和控制工具,而较多的使用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