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学会思考

2016-12-14  发布者:高玉芹  浏览数( -)

新课标实施后,对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界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等新口号。新课标的实施调动了前线的教师,也推动着学生参与这场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从新课标的对象来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的计划。这是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


2、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


3、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个性和提出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指导。


a、捕捉自主学习中出现的不同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使问题向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开放。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对于学生信息的捕捉和回收工作。教师只有时时分析整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在学生徘徊迷茫时引导,在障碍阻塞处点拨,在融会贯通前疏通,在思想愤悱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取得成功。


b、把握介入指导的时机和分寸。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合适介入实施指导?怎样指导才充分、必要又不会包办代替?哪些指导师不需要的?这些都是教师在指导自主学习时会面临的具体问题。比如,若教师介入过早,往往会使学生丧失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机会,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意义。反之,在学生迷失方向或学习不得法而急需教师的指导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不但会影响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把握介入指导的时机和分寸,适时、适度、适当地发挥指导作用。


c、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思维。


当学生思考问题零散琐碎,难以形成清晰地条理和整体印象时,教师可进行整体思维的引导、点拨。如当有的学生发现的知识处于无序状态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理序点拨,以使知识条分缕析,扣线串珠;当有的学生思维处于凌乱状态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整合引导,以使思维井然有序,清晰明朗。


d、帮助学生接通思路。


当有的学生认识失误、理解偏差时,教师可以通过有的放矢的引导来帮助他接通思路,或通过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以求得经验的支撑;或通过策略与方法的适当渗透,一求得借鉴;或通过适当的复习铺垫,以求得知识的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交给他思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讲师教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讲就是学的方法,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凭空完成。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适当的策略,引导并帮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