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2016-12-15  发布者:徐云  浏览数( -)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是要使这些要素积极、协调地运转起来,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时间比例上协调、在空间分布上恰当,并以整体意识统一,叫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们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自主阅读、探究合作,乐于表达自己的学习体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要以情激趣,以趣促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要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采用差异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优的发展,使课文的主题得到深化、升华。

【关键词】

主动、优化、高效、情境、素养

课堂教学是由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个性鲜活的学生和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三要素构建的三维立体结构系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是要使这些要素积极、协调地运转起来,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时间比例上协调、在空间分布上恰当,并以整体意识统一,叫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们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自主阅读、探究合作,乐于表达自己的学习体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一、以情激趣,以趣促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产生自主探究的激情。当学生情绪高昂、求知欲望强烈时,就会有良好的情趣去学习他们愿意学的东西。是孩子们轻松快乐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学习活动中逐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语文的愉悦感,逐步提升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如教学《哪吒闹海》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因好奇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问题情境:由天不怕地不怕的孙大圣大闹天空引入小小哪咤大闹龙宫……接着,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并用媒体视频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有了这种想看、想听、想说的欲望,达成本课的目标还会远吗?由于画面显示直观形象,为其思维发展提供了依据,学生能够很快进入情境,最终孩子们理解快,感受深,也有话说了。

二、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提问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有着明显的指向、组织活动、分析综合知识、启发思维、深化理解等多种功能。

1.    深刻准确地理解教材,选准突破口。

1)在文目龙睛处提问。所谓文目龙睛,就是文章的关键处,对表情达意有突出作用。

2)在内容的关键处,转折点提问。所谓关键处,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词、句、段。抓住这些地方的提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和感悟课文有重要作用。同时,找准转折点可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指向,使问题提得有助于理解文本,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避免为问而问,照搬文本。

教学《狐狸和葡萄》时,我引导学生先初读寓言,抓住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主人公是谁?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然后引导学生细读寓言,先圈画出描写狐狸言行举止的语句,再细细地研读每一句,抓住关键词来展开想象。做到:读着文字,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感其情。再画出文中最富深义的句子(篇末的一句训诫),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理解与体会。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想象说话时语言也不乏精彩。由此我想,最好的语言训练还是应该在课堂里,抓文中训练之点自然展开,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这样做比生硬的习作训练要有情有趣得多。这种与理解课文紧密结合的想象与说话练习让人感觉既轻松又有趣,既扎实又有效,长此以往,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说话与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2. 充分了解学情,把握提问的尺度

教学不仅仅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更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整体差异和个性差异,从而设计时应找准知识的转折点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

1)课堂提问要注意多向性,让学生全体参与

课堂提问时既要重视教师的问,又要重视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提问:学前预习时提出不懂之处,学中品悟时提出困惑之处,学后总结时提出质疑之处。这样形成学生问文本、问教师、问学生的多种探究合作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