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班主任

发布者:缪舒     发布时间:2016-12-12 浏览数( 3)

五年的幼教工作经验,从毕业到现在,一直担当班级里的班主任的角色,多次参加的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师的培训。结合我园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通过专家们理论与实际的讲座,下面谈谈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幼儿园骨干班主任。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方方面面的内容。一个优秀幼儿园班集体的建立非常来之不易,因为它需要班主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精心管理。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我努力探索使班级始终运行在良性循环状态下的管理方法,深深感悟到,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是极为琐碎繁杂的,要使幼儿园班级管理卓有成效,必须要处处留心,处处用心。

一、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能力。
 1、常规教育要日常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吃喝拉撒睡的各种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排队喝水入厕上下楼、活动时是与大家在一起)等等,学习常规包括看书、翻书、专心听讲、举手发言、认真倾听。耐心等待等等好习惯,教师要根据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常规教育的工作。
  2、班级常规建立的方法
 这些好的常规如何建立呢?首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坐端正,老师自己就不能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老师在上课时就必须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决不能漫不经心,找东找西的。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二、班主任既要作好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要作好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

因为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既有对不同岗位教师的管理(如配班老师和保育员),又有对不同个性幼儿的管理;既有对生活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等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比一般教师都要强的多种能力。一是凝聚力。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能够使本班人员相互间团结一致,和睦相处。与自己一起共同去实现班级目标。二是具有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不断完善和不断地改进。三是具有处理各种关系及矛盾的能力,如班级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本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班级之间的关系等等。良好班风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关系密切。

可以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班级,有怎样的班级,就有怎样的学生。为什么有些班的幼儿特别讲卫生,懂礼貌,有些班的幼儿不讲卫生,到处扔垃圾,不懂礼貌,有些班常规很好,不论参加任何活动都有组织、守纪律地进行,而有些班给人感觉幼儿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秩序很乱。当举行大型活动,班级管理的效果对比会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哪个班精神面貌比较好一些,家长和员工都心中有数。良好的班风可以说是一种精神风貌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一种座右铭,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良好的班风,它可以使每个幼儿,到班级的每个教师、家长都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地为班级服务。

三、班级工作既要务实、创新,又要与时俱进。

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每位老师有每位老师的特点,每个班级有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班级的发展状况,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班级工作不断进步。

班主任一方面是班级领导之一,另一方面又是幼儿园一个普通教师,对班级工作要有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作风,影响同班的老师、保育员热情服务于幼儿和家长,要让本班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让家长感到满意。只有树立了这种服务意识,才能真正发扬民主,让每一位幼儿和老师能够当家作主,真正地做到师生共创良好的班级环境;才能建立平等的、融洽的、亲切的、互相尊重的家园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让师生感觉到班级家庭的温暖,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四、班主任既要作好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要作好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

班主任的特殊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要充当好双重角色。

首先,作好本班教师的领头人,带领大家一起作好本班的各项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使大家一直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团结一致的方向。一方面,该出手时就出手。如家长来了,班主任首先要与家长作好交流工作,增进家园之间互相了解;对发现的问题,班主任要首当其冲、身体力行地解决,而非将责任一推了之。另一方面,该放手时就放手,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师,让大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让每一位老师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看法,谁的意见合理采用谁的,不要唯我独尊,不要高高在上;鼓励同班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交流,与家长建立了朋友关系、合作关系。

其次,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带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既要作好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工作(如道德行为、交往能力、日常习惯养成等等),又要认真承担学科教学工作,与本班教师一道,共同履行好教育管理的职责,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五、要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师德师风,努力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和谐、民主团结的育人环境和良性的竞争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1、待人接物要以为贵,宽容大度,严以律己。这是班主任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修养。

2、做班主任要有自信心,也要经常自我反省。

首先作为班主任要相信班级每位员工都有能力把工作做好、做出色。同时自己也要具有自信心,这样才会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但自信并不代表自负,如果发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和问题,我们也要自我反省,学习别的班级好的做法,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工作;并常常自查,自己发现在管理幼儿和教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反思,不断协调和改进,班级工作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3、为人要谦虚好学,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不要只挖别人的短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缺点。与同事间建立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工作环境,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六、做一个孩子喜欢且尊敬的好老师,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首先要有爱面对纯洁无私的孩子,并不需要什么天才的班主任,也不需要班主任具有什么特殊功能。如果我们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会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一颗真爱、宽容、无私的心。当然,这颗爱心里还要有我们的尊重,我们的关爱,我们的责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就要很投入的做到那种角色。如:孩子病了,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搂抱她,亲亲她,让孩子在病中享受一份慈母般的亲情。孩子高兴了,就像朋友一样同她开心大笑,让他感受分享的快乐。在游戏中扮孩子的伙伴,一同嬉戏游玩……只有做到这些,孩子才会爱我们,想我们,愿意靠近我们,使我们品尝到幼儿班主任工作的幸然是一名班主任,对琐碎的幼儿工作就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不怕累不怕烦的精神,凡事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决不能急于求成,因此,班主任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感情的投入,用真挚的爱感化每一个孩子,使幼儿在挚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其次要有耐心尊重幼儿:既,耐心询问,了解幼儿的动机,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教育孩子。尤其是对学习上反应慢的幼儿,更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循循善诱。再者做幼儿工作,不能简单处理,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行为,个体需求,晓之以理,动之一情,耐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不采取粗暴、过激的态度,凭借自己的耐心与智慧来教育幼儿,就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提到尊重,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同样是和孩子交流,“蹲”与“站”“弯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最后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公正对待班内每一个孩子,不论他是男孩还是女孩,是丑是美,是穷是富,我们一定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偏宠,否则,我们就会失掉在孩子们中的威信。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