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怎样让学生更自信

发布者:冯莉     发布时间:2016-12-14 浏览数( 0)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每个人只要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且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人人都能成功。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我能行!”从而唤起自信、自尊。
  其次,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想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的“权威”定论;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才能使每个学生感觉到“我真行”,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学生怎样学习数学,影响着他们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影响着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教师应研究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新的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学生认知框架的不断变革和重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生成、完善和扩展,体验自身主动建构的过程、探究新知的艰辛及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起充足的信心。
  1.以旧引新,激发动机,在比较中唤起学生的信心。首先,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使学生感受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充足的信心。其次,应激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使“新知的帆船牢牢固定在已知的锚桩上”。再次,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其认知桥梁作用,使其认知结构在发展中突破,在突破中发展,促进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2.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在活动中树立学生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活动中树立学习的信心。
  3.组织练习,学用结合,在解疑中增强学生的信心。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在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且在组织练习时应巧设坡度,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自己想办法解决疑问,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增强学生自我有效感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需要,不希望别人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要求尊重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自我有效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体验。增强学生的自我有效感,对于满足其自我肯定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增强自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1.实行无劣等评价。评价具有强烈的导向功能。激励性的评价能使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动机,增强自我信念;而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只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懊丧、精神郁闷,久而久之,自我形成失败者的心态,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有些人竟成了终身遗憾。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实行无劣等评价。允许错误的发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树立成功的信心。
  2.进行耐挫训练。现代的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脆弱,遇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就不愿动脑,不敢向前。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产生怀疑、感到困惑的同时激起他们深入探索的渴求、期待与希望,并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或群体的合作,最终获得成功。而经过挫折之后获得的成功与一帆风顺取得的成功相比,如苦后食甘饴,更觉成功的来之不易。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