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关于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发布者:徐海真     发布时间:2016-12-15 浏览数( 0)

新的历史时期,中职教育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机遇,赢得挑战,关键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办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当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推广行为导向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要认识和遵循中职教育规律 
我们从事一切工作,都必须自觉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取得成功,任何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搞经济建设是这样,搞中职教育也是这样。 
什么是中职教育规律?实践告诉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这就是中职教育规律。 
众所周知,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称这为规律。中职教育由学校——企业共同构成。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中职教育中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联系。具体表现为:学校依据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组织办学,实施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企业所用:依托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延续办学生命力,实现良性发展;企业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是否录用学生,依托学校教育来实现人才资源需求,促进自身的发展。 
中职教育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非本质联系。我们稍作分析就会发现,维系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本质联系在于人才的“供”与“需”是否达到一致性。如果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即“供”与“需”达到一致,双方之间的联系都会持续和发展,中职教育才能保持活力;反之,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人力需求不相符合,即“供”与“需”相背离,双方之间的联系也就随之中断,中职教育将失去生命力。由此可见,唯有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人力需求相一致,才是中职教育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使办学机制符合中职教育客观规律,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构筑技能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必然要以中职教育规律为基石,围绕满足企业人力需求这个中心,展开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二、要贯彻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 
首先,在中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上,要确立和坚持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力类型需求。学校主要通过专业建设来满足企业需求。二是人力素质需求。学校通过专门培养来满足企业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特别注重人力素质,就技术工人而言,企业界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技术工人素质的根本体现。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跨职业能力两部分。基本职业能力是指技术工人从事专业工种,本岗位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独立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独立完成本职任务的能力。跨职业能力也叫关键能力,是指技术工作所具备的适应职业变化,从事其他工种、岗位的能力。它主要包括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对企业整个过程的系统化认识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五种能力,也有将它归纳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种能力。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