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高效?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大家好!现在从上到领导,至下到教师,都在全力抓教学质量,课堂是提高质量的主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高效?请各位畅所欲言!

发布者 :薛林

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高效?

提交者:学员王春龙    所属单位:涟水县安东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2-04    浏览数( 0 )

 

我认为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课堂效率就可以了: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激情。

1、良好的心态可以让老师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开发学生的潜能。良好的心态可以宽容学生的错误,冷静的分析学生不会的原因,不断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而不是挖苦讽刺。

2、老师饱满的热情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参与教学活动。老师如果第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说话无精打采,吐词不清、词不达意,学生很快就会被老师的这种状态所感染,也就不能积极地与教师配合。最终这节课就变成了一节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应的课。

    3、教师的激情可以带来灵感,让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更多共鸣。如,教师上课没有激情,一进教室一讲到底,一个腔调,平铺直叙,只管教,不管导,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教学成绩日趋下降。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严谨的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

    1、每节课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看演出、写作文都特别注意这一点,上课也不例外。用什么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老师着力思考与设计的。如,在学生精神疲惫,萎靡不振的时候适当的让学生合唱一首节奏欢快的校园歌曲、讲一个小故事、说一个小笑话或设置其他合理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每节课都要有必要的课堂检测。课前检查(检测)是促使学生及时对上节知识巩固、强化记忆和练习的有效途径,也是让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课后检测是为了激发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认真听讲,以顺利完成老师课后检测提问,同时也能为教师本节教学效果提供信息反馈重要手段。

3、采用恰当的引入,让学生对新授知识有迫切了解欲望,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4、始终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纠正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问题。例如,对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进行提问、用眼光注视、用语言的停顿、走下讲台讲课等方式来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

    5、教师严谨治学、惜时如金,是教师好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上课迟到、早退、中途走出教室、上课坐讲、上课随意打电话等,这些行为看起来是小事,事实上它严重影响上课节奏、白白耗费掉大量时间,本来一节40分钟的课变成了三十多分钟,何谈课堂高效。所以说珍惜有效教学时间,扎实教学态度,才能切实实现高效课堂。

三、只有精当的教学设计,才会减少无用功,才会做到低耗时、高效率。

   1、精心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必须充分用好四十分钟的每一秒,精心备课、深入备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能因为自己准备不充分、目标把握不明确,对课堂即时驾驭不力而耗费时间。教学设计过程中更多的应该考虑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给了学生什么,给学生产生了什么效果。

2、每节课都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是精神准备,调整好情绪,以饱满的精神进入课堂;其次是物质准备,准备好上课所需的学具、教具,避免因教具不齐一次一次地往办公室跑,耽误时间。

3、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4、每节课都要创设活跃的课堂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呢?这就需要老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状态。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使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在积极地思考、讨论、练习。

   5、每节课都要注重科学的学法指导,学生会学了才是教学最终目的。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学习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则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了教学生会学习,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最终达到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6、每节课都要有适当的激励机制。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辅差工作不仅仅是课后的工作,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辅差工作,尤其是辅差工作值得高度重视。辅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惰和练习中的懒惰。思维上的惰性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惰性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课外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在参与问题回答的过程中,产生危机感、紧迫感。通过努力正确回答问题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交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教育。五是及时地给予肯定,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适当的激励,正是为了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教学全面丰收。

7、进行课后反思,追问课堂中的四个“一”

每一个问题都有意义吗?

每一个学生都关注了吗?

每一分钟都珍惜了吗?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围绕着教学重点展开吗?

做到了,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堂,没做到,该如何改进?

四、教师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学生把老师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老师勤奋敬业、胸怀宽广、严谨治学都能让学生产生崇拜、仰慕之情,进而立下远大志向,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