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怎样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下)截止日期 : 2016-12-15

作业要求 :请各位学员学习怎样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下)》

发布者 :李玉贞

怎样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下)

提交者:学员韩雪    所属单位:涟水县高沟双语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4    浏览数( 0 )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因特网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日益受到重视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1)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2)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3)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中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4) 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5)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以“学”为主的教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构建,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但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6)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
学设计的设计模式

    近些年来,随着建构主义理论成为热点,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得到了普遍的关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问题、项目、案例等为核心,建立学习的目标,这个目标并非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目标,称为学习“中心点”或“定向点”或许更贴切。然后,围绕它展开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略”等等。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设计模式
对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做以下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分析主要是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逐步分化的过程,因此确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以避免陷入非理性的陷阱,也要同时避免教学目标简单化的倾向。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和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恰当的指导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学习内容分析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这里对学习内容作深入分析,明确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的类型以及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这样在后面设计学习问题(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4.学习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的提出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使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可能。学习任务可能是一个问题,也可能是一个观点上的分歧,他们都代表某种连续性的问题,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学习。
5.学习情境创设
    就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也就是“情境”相联系的,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因而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出接近实际情况的学习情境。
6.信息资源的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目的是确定学习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从何处获取,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该给以适当地帮助。
7.提供认知工具
    在现代学习环境中,认知工具主要是指与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也可用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和协作。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等。根据所选择的教学策略的不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9.管理与帮助设计
    由于不同的学生采取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不同,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需要对不同的情况做出适时的反馈。由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很容易迷失方向,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启发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学习。
10.总结与强化练习 
   适时的进行教学总结可有效的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总结之后,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以便检测、巩固、拓展所学知识。
11.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主张评价不能仅依据客观的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也就是说主张应该以学生实际能完成的真实任务的水平来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优劣。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这种教学评价并不强调使用强化和控制工具,而较多的使用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