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观摩《深入探索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阶段测试》讲座联系个人教学实际谈一谈你的收获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

要求: 

1.题目自拟; 

2. 内容须切合规定的主题; 

3.500字左右; 

4.为方便批改,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请使用360浏览器,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12月12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张春红

观摩《深入探索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阶段测试》讲座联系个人教学实际谈一谈你的收获

提交者:学员郝娟    所属单位: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0 )

 

                       学习心得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实践活动中,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列宁曾说过:“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际的辩证途径。”中学生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向抽象的过渡阶段,教学中应当为其提供足够多的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去支持和带动尚“幼稚”的抽象思维,从而不断地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知识间联系及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目前的教材设计仍是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逻辑顺序为中心而组织的,结构比较严谨。现代数学观认为,重要的数学教学内容不应是孤立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知识点,而应是存在于不同数学知识间重要的数学关系,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的数学观念等方面。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整体与每章之间,章与章之间,章与节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知识联系,注意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法则、公式的提出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即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地重建认知结构。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在于不注意知识形成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对数学基本定理、法则、公式的机械记忆,获取的知识不能产生广泛的迁移,缺乏迁移的知识则无法转变成能力.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培养一般思维方法和数学特殊思维方法的重要契机。

数学教学要促进和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数学认知结构,教师要十分注意利用学生先前获得的认知结构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使新知同化或顺应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并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不断扩展和壮大。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地组建认知结构,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连接点,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展现建构过程,改善学生的认知策略,使学生真正参加到认知的形成过程中,从而促使学生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