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及案列展评截止日期 : 2016-12-15

作业要求 :教学设计的思路 教学设计:请本班参训教师结合化学学科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教案)。 要求: 1.撰写内容条理清晰,知识准确、设计严谨; 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6.如您有学科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 7.请在截止日期12月15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张彦卫

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及案列展评

提交者:学员朱悌熙    所属单位:江苏省涟水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1    浏览数( 0 )

 

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掌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和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掌握配置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如如何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溶解,引流、定容、摇匀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科学实验和生产的重要作用。

2、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实验作风。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课前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完成导学案)

二、课中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主,教师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梳理(导学案检查,多媒体展示)

课堂互动讲练

一、 容量瓶的认识与使用注意事项

1 认识容量瓶(展示各种规格的容量瓶)

【提出问题】容量瓶的构造(让学生观察、讨论并完成)

【提出问题】为什么各种规格的容量瓶上均标有温度20?物质溶解时能否在容量瓶中进行?为什么?

【分析】略

2 容量瓶的使用

【学生课前预习】视频播放

【得出】配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瓶口是否漏液。

【提出问题】如何检查?

【分析】略

二、实验: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

【主要仪器】

【配备步骤】

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       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       g

【注意】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所以不能称出5.85 g固体。

3、溶解:把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         中,用量筒量取        ml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注意:溶解要在烧杯中进行;搅拌时沿着一定的方向不要碰到烧杯壁;溶解过程中,不要把玻璃棒放在实验台上;溶解时,加水不能过多,一般在所配溶液体积的1/3。所以要用到量筒。)

4、移液:待溶液       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         引流注入容量瓶中。溶液要先冷却至室温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          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6、旋摇: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原因:溶液下浓上稀,定容后再摇匀,溶液浓稀不同混合后有体积变化。

7、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           。要求平视使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注意】若配制过程中有溶液洒落或定容时加水过多,只能重新配制。

8、颠倒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使溶液混合均匀。

9、装瓶:将配制好的试剂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学生小组思考】

如果不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对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

【分析】洗涤液中含有少量溶质,如果不转移到容量瓶中,则浓度偏低。

【学生实验】学生小组自主实验,教师指导

【小结】总结实验,误差分析点播

【作业设计】完成实验报告,误差分析

老师评语

本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明确 该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局部和环节,又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信息,完成教学任务。 2.学习特征:分析教学对象的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 3.对教学资源的分析透彻。 4 .对教学评价的分析到位。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