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观摩《深入探索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阶段测试》讲座联系个人教学实际谈一谈你的收获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要求: 

1.题目自拟; 

2. 内容须切合规定的主题; 

3.500字左右; 

4.为方便批改,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请使用360浏览器,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12月12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张春红

观摩《深入探索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阶段测试》讲座联系个人教学实际谈一谈你的收获

提交者:学员江筱    所属单位: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0 )

尊重学生认知规律 探究有效提问策略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的问题能促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有效引导学生突破障碍拓展思考的深度.因此课堂问题设计优劣,能影响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是课堂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下面就数学问题的设计谈点教学体会.
  一、问题要有趣味性
  提出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感兴趣,他们才能积极地去思考.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把思维带入到创设的情境中来,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从而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从三个方向看》这一课时,我在讲台桌面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让学生首先想象一下在左面看时,是什么形状?然后让学生到讲台前来体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并对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就把要学的知识领会了.接下来让学生再从正面和上面两个角度去想象和观察,最后把观察到的图像画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中问题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乐意学、想学好的积极态度,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值得广大教师重视.
  二、问题要简约化
  在数学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语言要准确,目的要明确,突出教学的重点,应尽量避免盲目地提问.这样学生回答起来果断、利索,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备八年级分式方程的解法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我设计的问题是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我首先让学生讨论,结果是有的学生说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每一个分式的分母化去;有的学生说先通分,然后对角相乘相等;还有的学生在问我什么是整式方程…….我当时感觉设计的问题目的不明确,讨论很乱,浪费课堂时间,效益不高.后来改成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何因式能去掉分母,这样学生目标明确,直对中心.教师的课堂提问,在于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唤起学生积极地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手段是很值得研究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问题要有层次性
  在备课时,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因为班级里的学生学习水平不可能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注意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要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深浅适度.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去探索并掌握应学知识,在一步步的推进中,完成个体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备九年级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这节课时,圆锥的侧面积如何求?如果直接抛出这个问题,学生肯定无法思考.如果把问题分层次提问:①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②扇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③扇形的弧长与圆锥哪个量有关?是什么?④圆锥的侧面积如何求?第一个问题很基础,我可以提问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如果他回答不上来,我还可以做个准备好的小实验,及时打开让他观察并回答.第二个问题也很基础,就是复习上堂课的公式,也可以提问任意一个学生.第三个问题是探究式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合作完成.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及时点拨,解决学生的一些疑惑.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作归纳性总结.第四个问题是归纳得出公式,可以请中等生来回答.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既考虑到基础弱的学生和中等学生,又使尖子生在讨论中思维得到发展.
  四、问题要有探索性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课堂学习是否有效,其关键在于设计的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能否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出问题深处的内涵,能否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从而能够再提出新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给予学生在思维探究活动中一定的上升空间和拓展空间,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提供条件.例如:已知抛物线y=x2+(2n-1)x+n2-1(n为常数).(1)当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并且顶点在第四象限时,求出它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设A是(1)所确定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它位于x轴下方,且在对称轴左侧,过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再作AB⊥x轴于B,DC⊥x轴于C.①当BC=1时,求矩形ABCD的周长;②试问矩形ABCD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指出此时A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学生完成(1)和(2)中①的问题还是很容易的,但②求矩形ABCD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探索,首先要思考最值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如学生考虑到二次函数知识,接下来可启发学生如何设两个变量?如何建立二次函数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初中数学探索性提问有利于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去发现知识,形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