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信息技术课堂“结构化”教学方式探讨截止日期 : 2016-12-13

作业要求 :请各位学员谈一谈教学结构化组织如何有效实施?

发布者 :王金霞

信息技术课堂“结构化”教学方式探讨

提交者:学员陈妍娴    所属单位:涟水县南集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1    浏览数( 2 ) 【推荐】

 

信息技术课堂“结构化”教学方式探讨

    现在可以这样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计算机;哪里有计算机,哪里就有生活。计算机与生活同在,生活与计算机共存。计算机有步骤、有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发达的国家中早已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已经深入贯彻,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完全得到更新。有条件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学校,没有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备。要做到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工作思路,然而,面对原有评价工作的诸多弊端,许多课程实施者感到不知该从何入手来落实这些评价理念,推进评价改革。我尝试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和家长评价等,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同学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将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第二,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行为等的考查。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我制定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由情感态度、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三项内容组成:

    ①情感态度(平时成绩):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基准分上加分或扣分的方法。合格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93%左右。对于为“待评”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在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进的,可重新评定。
   
②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

    ③技能技巧:采用作品式评价。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平时作业)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期末综合作业)。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可根据教材中各分册的相关内容来确定。由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学进度,在平时及期末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做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换一句话说,就是以多角度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状况。

    第三,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评价中的实践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它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作品表现的观察,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整体教学评价方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①要事先确定评价学生作业表现的规则和标准。例如,学生作业表现中哪些是优秀的、哪些表现属一般或不好,表现的哪些层面属主要评分点,这些规则和标准要事先给学生说明(知道),以增加评价的有效性。
   
②评价的作业要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这表现为教学评价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作品创作。如:制作母亲节卡片、“六一”儿童节卡片、小板报等,都取材于生活。那么教学评价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

    ③学生可依据问题情景,以科学的论证和推理方式寻找合乎自身认识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产生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如:在教学中学生怎样进行小组合作与分工,谁来搜索资料,谁来完成作品、谁来演讲等,都要根据个人特长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④制作的过程和作品是评价的重点。重过程是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一个主要区别。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如思考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等,都必然在评价过程中展现出来,而作品则是各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我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以促使作品评价的多元性、全面性。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探索以新课程教学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对于深化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快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应用,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老师评语

附件

  • 信息技术课堂.doc下载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