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参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谈谈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

1.撰写内容条理清晰,有可操作性,有自己的见解; 

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心得体会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王晓莉

发布者 :王晓莉

请参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谈谈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

提交者:学员孙红梅    所属单位:涟水县蒋庵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3    浏览数( 0 ) 【推荐】

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懂得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从而达到自我提升。。放手朗读放手想象放手学习.三放手政策.

我准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对本课时教学进行系统设计,重视教学过程,努力把教学内容、设计理论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最好的发展。放手朗读放手想象放手练笔.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懂得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从而达到自我提升。一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必须是学生用自己的已知和方法去掌握基础知识,领悟文本内涵,感受人物精髓,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下面就《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的教学点滴谈谈我的放手想象,放手朗读,放手学习的三“放手”教学法。

 一、激情导入新课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请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分自然段读课文, 在教学中,有结合组图的诵读,有再现生活中的品读,有体现无穷韵味的想象读等等,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鲜活的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一遍又一遍吟诵,从感知到领悟,学生胸中有文,脑中有画,对课文所蕴涵内容体会深刻.

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语文教学强调“以读为主”,是以现今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通过朗读,既可以让学生“读入”(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又可以让学生“读出”(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

朗读是活的、跃出纸外的,是综合的、融贯显现的,是灵动的,如同给人以生命。成功的朗读赋予课文新的艺术生命,是对课文艺术的再创造。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

 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3、质疑问难,集体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尝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问题尝试解决。这既是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又是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学生要提高就需要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而这个创造学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多媒体出示重点句: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提问:读了这几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再集体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这种多向动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精心组织指导,讲究指导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集体讨论时,教师板书:

  如果那么两个不同的结论怎么解释?

  2、伽俐略用什么方法向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错的?人们在他实验前有什么表现?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自学,小组内解决问题。

  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哪怕学生表达得不很准确。也不要再去从头到位的讲,只做引导启发即可。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实验时的情景怎样呢?自己找出有关内容。

  请学生模仿伽俐略上讲台表演。学生手拿铁球,

  踩在板凳上大声朗诵:"伽俐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同时按照要求去做,全体学生也会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这时,课堂气氛必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相机引导:人们除了欢呼以外,会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这样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他们想象的场所,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使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四溢。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发展。

  4、多媒体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正是教师正确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远胜过了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对学生来说,收获尽在过程中。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我们教师来说,“放手”也许只是不值一提的“举手之劳”;然而,对于学生来说,“放手”却意味着他们的个性学习找到了突破口。当然,“放手”绝不等于“放羊”。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善于抓住适当处,找准切入点,放手,放手,再放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造一条灿烂的星光大道。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