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参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谈谈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

1.撰写内容条理清晰,有可操作性,有自己的见解; 

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心得体会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王晓莉

发布者 :王晓莉

请参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谈谈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

提交者:学员王保华    所属单位:涟水县教学研究室    提交时间: 2016-12-03    浏览数( 0 ) 【推荐】

 

以学生为主,构建有效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如何体现这个原则,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中,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我们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先问后学,边学边问,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谓“先问后学”,就是在学习新课的初始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课程内容试着提出导向性的问题。在新课学习之初,引导学生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发挥自己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此后,教师对学生在“先问”阶段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出几个有价值的导入性问题,并鼓励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边学边问”阶段。学生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在了解“先问”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已经提出的问题,发现新的问题,并尝试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自学中加以解决。

“边学边问”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学习逐步深入、渐入佳境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精细化、精密化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明白提出问题对于搞好学习的特殊意义;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并乐于与同学探讨这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赞誉,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探究。这一切对于激发学习热情,改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先思后学,边学边思,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所谓“先思后学”,主要指在探究问题时先独立研究一番,在找到解决的思路,得到初步的答案,或遭遇不解的问题后,再对照课本进行比较性、系统性的学习。

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于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当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思考的乐趣,在读书前能够凭借自己的智力提前领悟书中将要讲授的知识;在老师讲解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理解知识的要点,掌握解题的方法,那种快乐感、成就感对学生的鼓舞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把学生组织起来,构建起覆盖全体学生的严密学习网络;在学生中培养相当数量的“学习领袖”,借助这些领袖,在课堂上形成强烈的思维的“场”,使这些领袖成为教师洞悉学生学习问题的“耳目”,感受学生学习心态的神经。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老师能融入其中,在面上观察进程,在点上发现问题;根据课堂的状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将发现的新鲜问题纳入“后教”的范畴,甚至作为重点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自己现场的学习需求在老师随后的教学中能够得到满足。

做到了“先思后学”,形成了思维的“场”,“边学边思”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做到学思兼备,张弛有度,在课堂有限时间内的自学才会有效果,也有效率。

三、先学后教,谁能谁教,形成合作学习的风气

“先学后教”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颠覆性改革,这个模式的全称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主要特色是每堂课教师的讲解都要在学生自学之后进行。“学”是指学生的自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教”不是系统讲授,而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状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所以真正需要教师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因此课堂上能够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

对先学后教的“教”,还可以做一点补充,即教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谁能谁教”的主体主要是指学生。

四、先练后议,议定后改,形成强大的纠错能力

“先练后议,议定后改”,在学生进行较为充分练习的同时,选择合适的学生在黑板上演板,展示其思维与解题过程,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展示的答案进行评价,对其中正确的、精彩的答案予以点评,对错误的、有缺陷的答案进行剖析。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对恰当的方法有清楚的记忆,对错误的根源有清晰的了解,对防范出错的途径有清醒的认识。“议定”之后的关键,就是出错的学生的改错能否落到实处。对此,要予以高度关注。最好能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改错本”,其地位不亚于作业本。把改错与追加练习制度化、常态化是促使学生形成纠错习惯和强大纠错能力的根本措施。

忽略知识学习中的漏洞,轻易放过作业中的错误,是许多学生在学习中陷入积重难返境地的主要因素。不解决这个问题,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无疑是居于核心地位的,然而,这种作用应尽可能呈隐性状态。良好的教学活动,应尽可能让学生出现在教学活动的前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分析错误的原因时,教师越俎代庖,不给学生尤其是出错当事学生反思改过的机会,是造成学生一错再错、冥顽不化的重要原因。不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的纠错也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