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结合“以学为主”课例,完成一篇《醉翁亭记》评课稿截止日期 : 2016-12-06

作业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字数不少于300字;2.具体从教师如何教(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方法手段);学生如何学(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评价。

发布者 :朱金峰

结合“以学为主”课例,完成一篇《醉翁亭记》评课稿

提交者:学员张文超    所属单位:涟水县郑梁梅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1 )

三天前刘云海老师的《醉翁亭记》收获很多,感触很深,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认识。
    从总体上来讲,刘老师的这节课从实用性这个角度来说比较成功,他讲的是《醉翁亭记》的第三课时,能够灵活运用集体备课的学思案,重点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可以说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在她娴熟教法的操纵下,能把这节课处理得如此完美,这是最令我佩服的一点,另外,还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学习,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目标明确
  刘老师在上课前先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在黑板上,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没有目标,那就像一艘没有航标的帆船,随时都有迷航的可能。
                二、教学过程严密
    他是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的,学生展示精彩纷呈,积极点评且中肯到位,学生参与率高,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流畅,不着痕迹。
        三、教学效果显著
        刘老师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基本都学有所获,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无完人”,刘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有一点不大好,课堂容量太大了,对于最后的问题“怎样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由于时间关系,探究的有点少了,在前面分析文章结构方面如果少花费一点时间,或者是直接采用赏析法,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然后分析在此美景中的人,“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众宾欢”、“太守醉”、“禽鸟乐”、“人之乐”、“太守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完成课前展示的学习目标,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也”,和“怎样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这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呵呵,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拙见,关于语文教学的方法,我们确实还要探讨,共同提高。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